第232章 人心惶惶(第 2/4 页)
名头是借军马交易,暗中与外族勾结。
人证物证俱全,辩无可辩,除了成安伯不认罪之外,其他人在刑部和大理寺的联合审查之下,全都认罪画押。
但是成安伯在铁证面前,狡辩也没有阻挡砍头的命运。
就算他的儿子娶的是锐亲王之女,当朝的玉明郡主,也什么都改变不了。
一向不理俗物的锐亲王梁安在御书房外跪了一天,终于求得圣恩,只要成程写下休书,将玉明郡主休弃回家,便可免了玉明郡主的死罪。
至于玉明郡主的子女,生是成家人,死是成家鬼。
谋逆之罪,夷三族。
接下来,是谋害太子的恶徒。
大雨下了三天才勉强将菜市场的血迹冲刷干净,天晴之后,人们总觉得前几天的场景就像一场梦,但是渗入泥土里的血腥味提醒着大家,那些都不是梦。
成家被满门抄斩之时,殷清瑶就在街上不远处的茶楼里往外看。
成安伯是个头发胡子花白的普通老头,前几天还在一起打马球的成程狼狈地跪在前排。
一向讨人厌的成渝在哭。
柔弱的文宣母女顾不得形象,直呼冤枉。
围观的百姓或紧张害怕,或对场上的犯人指指点点,告诫子女。
殷清瑶合上窗户,她陷害文宣不过只是两派斗争的导火索。对上位者来说,真相是什么不重要,只要能铲除异己,假的可以是真的,真的也可以通过虚假的途径重新回归到正途。
她跟成渝文宣之间不是私人恩怨,是阵营不同。
虽然这样安慰自己,心里还是觉得沉重。不过都是斗争中的牺牲品而已,太子若是败了,会有更多无辜的人被推上断头台。
梁明贤舍弃了成安伯,选择大义灭亲撇清刺杀太子的嫌疑。
听说玉明郡主一日之内痛失子女夫婿,当场就气得吐了血,没过几日就撒手人寰。
也听说最近三五不时就有官兵上门搜查,查到可疑之人立刻打入大牢,一时间,从世家贵族到市井百姓人人自危。
“听说前段时间斩杀的那些人都是前朝余孽!”
“天杀的前朝余孽,前朝都亡了多少年了,咱们好不容易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这些人又蹦出来刺杀太子,连累咱们跟着担惊受怕……”
“不是说明王早就被人斩杀了?哪儿来的余孽……”
“说不准是报复呢?那些人就像阴沟里的老鼠,见不得咱们过好日子……”
“该死的,让那些人都死干净!”
百姓们关上房门,跟家里人念叨两句,听见有街上的脚步声,胆子大的扒着门缝往外面看,胆子小的,将屋门用门栓抵上,躲在屋子里不敢出门。
白天的脚步声还不算可怕。
最怕的是深更半夜听见街上整齐的脚步声。因为过不了多久,就会传来鬼哭狼嚎。深夜里的鬼哭狼嚎就像索命的鬼差。
寻常人家捂着耳朵等脚步声过去之后才敢睡觉,那些本就心虚的人听见脚步声则如惊弓之鸟一般。
春雨过后,繁花盛开。
有人倚着屋门感叹。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
院中鲜艳的牡丹花开得如婴儿的脸盘,却让人生不出欣赏的心思。
殷清瑶托腮看着花丛发呆。
李柔娘带着兄弟俩在花园里赏花捉蝴蝶,殷老五实在闲不住,把花园开辟出了一个角落,种了点儿青菜,养了几只鸭子。
反正园子里也有池塘,鸭子们生活得很惬意。
他们不出门,不知道外面现如今已经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只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看着在湖面上扑腾的鸭子,以及院中绿油油的青菜,殷清瑶笑着摇头,不知道平静的日子还有多久。
在深宅大院里,反而过出了家乡味。
家人不知道,殷清瑶不是完全不知道外面的状况,早早地安排齐老三将城内的人手都撤出去,包括在京城念书的堂兄弟们。
他们一家却是走不了的,梁明贤那厮到处都有眼线,只要她一动,立刻就能劫杀他们。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