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朝会(第 2/4 页)
“黄河大堤修筑也要预留出银子。臣无能,户部实在拿不出银子,还请皇上定夺!”
内侍将折子呈上,太子亲自接过递呈上去,群臣耐心等着皇帝将折子上的内容看完。小心观察着皇上的表情,皇上的心情明显不好,看完将奏折一合,朝台下喊道:“苑马寺呢,朕养了一群吃干饭的吗?说说这事儿该怎么解决?”
底下应声站出来一个四十来岁的官员。
“回禀皇上,这个,养马户开始养马也不过才三四年功夫,目前军中所需战马数量越来越多,百姓们养得供不上用的。原本能低价从关外收购,只是如今,关税越来越重,臣等也实在是……没有别的法子……”
“什么叫没有别的法子?”皇上脸色拉下来,将奏折扔到台下,怒道,“苑马寺的职责是什么?如果连本职都干不好,朕看你不如带着人手自己去养马!”
苑马寺卿吓得跪在地上请罪。
皇上发怒,大殿上没有一人敢多言,余光瞥见明黄的裙摆在高台上几个来回。
“这件事情该如何解决,大家议议吧。”
朝廷之中一大批官员是实干派的,有人站出来提议道:“如今军中所用战马,一是从民间养马户中收购,这类战马质量参差不齐,难堪大用,军中将领所用战马皆是从关外收购。如此我们不妨缩减开支,低价从关外购买马匹,以解燃眉之急。”
有人提议,自然就有人持反对意见。
“此言差矣,节流不如开源,如今国库空虚,与其想办法缩减用度,不如想办法增加赋税。”
“今春大旱,陕甘河南等地如今一滴雨都没有下,今年能否有收成尚且未定,若是现在下令增加赋税,岂不是断了老百姓的后路?”
“臣听说关城有很多马贩子,这些年朝廷大量从关外收购战马,因为有利可图,马贩的数量越来越多,关税越来越重,朝廷每年用来购买战马的支出也越来越多。以臣愚见,不如降低关税,由苑马寺接手,直接从关外收购马匹,方为上策。”
“咱们从关外买的马都是阉马,不如直接买些种马和母马,咱们自己培育更适合作战的马种。”
“问题在于,当下急需战马,自己培育需要时间……”
朝堂底下成功地吵成一片,大家各抒己见,也各有各的想法。不要以为文人斯文,真吵起来和菜市场的大妈也差不多。
一件事,皇帝若想议,会等大家吵得差不多了,拍板定个章程,然后各部门执行下去。若是不想议,就先搁置,慢慢地,就淡忘了,直到有人再次提起。
太子从袖子中摸出两封信递呈上去。
“父皇先看看这两封信再做定夺。”
太子也参与进来,情势立刻急转直下,吵嚷的大臣们停止争吵,有人趁机整理因为争吵得太过激烈而略显凌乱的官袍。
内侍将信封拿掉,皇帝接过来,第一封信像是一个商旅的自述,自述了在关城遇到的情形,第二封信是关外一个小部族想要归顺大梁,提出的一些条件。
对皇帝而言,越多部族归顺,越是能彰显朝廷的统治地位。而接受周围番邦部族的归顺,既能彰显大国风度,也能代表大梁朝的强大。这是要记入史书的功绩。
接受一个部族的归顺只是一个开端,若是能有一个好的开端,以后就会有更多部族归顺。
“这是好事,为何现在才呈上来?”
太子躬身道:“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儿臣已经派人去关城调查,此事若想实行还有一些困难。关城从守将到百姓都对关外的鞑靼人敌意很大,而且后续如何安置这些归顺的部族,怎样让其安居乐业不至于生乱,还需更深一步的讨论。”
“不如今日就借着朝会,集百家之能,将此事也议一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