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想家(第 2/4 页)
从去年到现在她都没再见过金城。
李帆一直在雅间陪着,不为别的,就说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他就不放心,见她上去,李帆还是不放心,对着她交代道:“有啥事儿记得喊我。”
殷清瑶哦了一声,见他一步三回头,失笑道:“舅舅你快回去忙吧,拐个弯儿就是府衙,楼下就是卫兵,你还担心啥!”
祁万里对此并不稀奇,也不觉得冒犯。
“这年头,女人做生意总归是让人不放心的。殷姑娘说想出去看看,家里人可同意?”
殷清瑶摇头。
“我还没跟他们说呢,不过估计不太容易,所以今天才要麻烦祁老爷多跟我说点外面的事儿,让我也见见世面。”
“跟我家姑娘一模一样啊……”想到自家姑娘,祁万里满脸都是宠溺,“不过我家姑娘可没殷姑娘的本事……”
“外面其实也没什么说的,这两年沿海一带有人出海,带回来很多珍珠贝壳珊瑚宝石之类的,送到京城能卖不少钱,其他东西,比如沉香木等香料也值钱,别的东西就不大值钱了。”
“从外面带回来的,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都不值钱。也有人想碰运气,从船上鼓捣点东西送到京城……很多人还赔本呢,我是一次都没做过。”
“不过我去年到京城的时候,见着了一种深红色的酒,说是用紫葡萄酿的,在京城价值千金。听朋友说这种酒产自西域,但因路途遥远,不好运输,所以咱们这边从来没见过。”
“还有瓜子,瓜子不似葡萄酒那般贵,但是也不便宜。”
“剩下的赚钱的生意就是丝绸、茶叶、药材、盐、粮这些东西了。我就是贩卖些丝绸茶叶什么的,都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
他提到的赚钱的生意有葡萄酒和瓜子……但是殷清瑶觉得自己没赚多少钱。
说着话,酒楼的伙计提着食盒进来,上了满满一桌子菜。祁万里算是半个本地人,口味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些菜……殷清瑶注意到有一道切片肉肠。
“舅娘,这道菜是……”
方氏还没开口,祁万里开口解释道:“前段时间,汝宁府开了个作坊,卖一些熟食,这个香肠切成片就是一道下酒菜,口感好,简单方便,还容易携带,很多行商都喜欢买一些带着路上吃,我这趟回开封就买了不少,给亲朋好友都带了点,当下酒菜也不错。。”
殷清瑶挑挑眉毛,琢磨着等空闲了得去作坊里看看。
楼下又是一阵喧嚣,估摸着他们一时半会儿不会散场,殷清瑶陪着把这顿饭吃完,方氏送祁万里下楼。殷清瑶拐了个弯儿,端了一杯茶过去。
金城被灌了好几碗酒,虽然没醉,但是脸跟耳朵都是红红的,身上穿的衣裳也干净,应该是刚换过。经常赶路的人都知道,路上尘土飞扬,不收拾根本就没法见人!
“金城大哥,好久不见,我以茶代酒……”
老六已经有点醉意了,见金城的酒碗空了,立刻给他倒满,嚷嚷道:“清瑶妹子给你敬酒呢,来来,干了这一碗!”
这是找个由头给他灌酒呢,看着金城一脸无奈苦笑的模样,殷清瑶心底刚升起一股愧疚,就见他深吸了一口气,端着酒碗咕咚咕咚一口气干完了。
老六又给他满上。
殷清瑶:“……”
少年们聚在一处恣意昂扬,被气氛感染的殷清瑶把茶水喝出了白酒的架势,一连喝了好几杯才从酒场上脱身。
茶喝多了撑得慌,把马车停在綉坊门口,殷清瑶和杜鹃沿着城墙溜达。城门口行商多,稍一打听就打听到向氏的作坊在哪儿了。
距离城门口很近,在巷子里面,走进巷子里,不用再打听,光闻着味儿就能找到作坊。进门看见院子里搭了棚子,棚子底下支着油锅,炸豆腐串的,灌香肠的,做凉皮的……天气凉了,凉皮卖不了多少,上午做的还在院子里放着。
向氏挽着袖子正在炸豆腐串。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