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儒商(第 2/4 页)
“你们家钱大花不是也去学堂识字儿吗,让你家钱大花看看不就得了!”
刘氏急忙喊钱大花,背了一捆柴火的钱大花把柴火放下,走过去看了一眼告示。
“招工什么,什么什么摘什么,工钱一天五十文。”
前面没看懂,但是后面的工钱看懂了,刘氏一听兴奋得不得了,急忙问道:“清瑶,是不是你家又招工干活呢?这次是干啥活?是瓜子该收了?”
殷清瑶冲她笑笑却没解释。
“大家还是好好学习吧,以后我家要是招工都会在这儿贴告示,谁看不懂错过了就错过了。”
后面的看懂了,前面的看不看懂也无所谓,刘氏不太确信地问宋青云:“青云,你给我念念上面到底写的啥?”
“殷家五房招人摘辣椒,每天工钱五十文。”
“哎呦还真是!我得赶紧去报名去!”
人群呼啦一下散开了,宋青云看着贴在墙上的告示,觉得有点意思。
当天晚上来报名的人就不少,杜鹃一个一个做着记录。因为已经开学了,要去学堂上学的小孩子不收,十四岁以下的不收,把报名的人过滤了一遍,大概招了七八个人,人手足够了。
用这个方法省时省力,只用去贴一个告示,然后坐在家里等人上门。
以后都用这个方法。
家里的事情安排好,第二天早上,殷清瑶带着杜鹃去梁怀玉的庄子上,前两天庄子上的信就送来了,因为路不好走,她一直没去,今天正好。
庄子上除了葡萄就是瓜子,这两天,梁吉祥带着人去收瓜子,她们过来是梁大发招待的。坐下来喝了杯茶,梁大发就带着她们两个去葡萄园,新移栽的小苗差不多也都活下来了,大苗上稀稀疏疏地结了几串葡萄。随意摘下来几粒尝了尝,很甜,水分也多。
“可以安排摘葡萄了,再晚,葡萄里面的水分少了,变成葡萄干就不能酿酒了。酿酒的陶罐准备好了?”
古塔民窑距离此处太远,庄子上的陶罐是从其他地方定的,白糖也都准备好了。整个庄子上的人的身契都在梁怀玉手里,但是酿酒的核心技术,当时商量好了,教给梁大发,让他负责。
葡萄酒的酿造整体不难,但是要想做到统一口味,时机和糖分的把控就尤为重要。梁大发一边组织人手去摘葡萄,一边跟着殷清瑶学酿酒的方法。
梁大发一开始以为殷清瑶只会跟他说个大概,不会真的把酿酒的方法告诉他,毕竟一斤葡萄酒五两银子,卖到京城之后更贵,别人家的秘方怎么会随随便便就告诉他。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眼前的小姑娘不仅把酿酒的配方告诉他了,还告诉他很多注意事项,事无巨细,酿酒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倾囊相授。
而且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一点扭捏和防备也没有。
“你记住,封存起来的葡萄酒除非到卖的时候装瓶,中间千万不能打开,否则酒就会变质。”
“糖也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糖分来酿制不同口味的葡萄酒。后宅妇人爱喝甜一些的酒,这类酒可以适当多放糖,并且不要发酵太长时间,差不多两个月就能装瓶。”
“记住,装瓶的时候检查一下酒的质量,如果口感偏酸,酒液浑浊就是变质了。”
梁大发拿一个小本记下,殷清瑶说完之后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就带着他把从清洗到酿制的过程走了一遍。
庄子上地形平坦,阳光充足,葡萄树又不密,摘下来的葡萄也占了十七八个陶罐。一天肯定不成,殷清瑶跟杜鹃在庄子上住了几天,把该教的都教给梁大发,往酒罐里加了糖密封起来之后,才带着杜鹃离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