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度化(第 2/4 页)
鉴泉平和道:“贫僧许多年前便证得烛霄,阅遍各派先贤经典,太皞山,学宫,禅宗,前隋宗门,乃至魔教典籍。
悟出了一门道理——六道解脱。
佛想度化世人,让世人全都度化为平安喜乐、内心充裕、舍弃自私自利杂念的菩萨。本质上是让世人的精神得到进化。
而贫僧的六道解脱,是将人的心灵,拖入到贫僧创建的六道轮回幻境之中。
他们能够像贫僧一样,体验他人的人生,通过一次次轮回,学会真正的感同身受,渐渐消除隔阂、仇视、贪欲、嗔恨、痴愚。
这并非忘了自我,而是集体遁入更高层次的境界。”
“将世人心灵拖入六道轮回幻境?”
隋奕惊愕道:“这与作威作福、欺凌百姓的魔教何异?
至于助世人成就菩萨,连佛祖都没能达成的事业,鉴泉大师你又有什么自信能够实现?”
“区别在于,魔教想你们坏,贫僧想你们好。
一个行走在断桥上的盲人,桥梁中间断裂,地下是汹涌湍急的河流,一旦踩空就万劫不复。
路边有好心人看见这一幕,便上前劝阻,盲人却急着要赶回家,觉得对方也像那些恶人一样在戏耍、愚弄自己。甚至要拿拐杖打对方。
不得已,好心人只有将盲人强行拽走,带他走上一条完整的、通往彼岸桥梁。”
鉴泉说道:“至于贫僧要完成佛祖未竟事业,也并非自负自傲。
韩愈曾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佛祖将妙法传下,经过无数代先贤的增补完善,千年智慧的积累沉淀,方才有此时此刻的贫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