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衍生巨变(第 1/4 页)

    昆仑八十五年,秋,八月。

    “真王铁骑入丹墀,御甲连关万里辞。大道军容承诰命,云龙一驾应天时。这首诗啊,讲的就是怒王进京的时候意气风发的模样。”

    坐在板凳上听故事的少年兴致勃勃,这故事他虽已听了多次,但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永远向往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

    讲故事的老人家一脸慈祥,微笑着娓娓道来:“可怒王虽然入了京,天下还不太平,你知道为啥吗?有两件事让怒王不安心,怒王不安心,天下也不安心。你知道是哪两件事?”

    少年回答:“我知道!边关外面还有萨教的十万蛮兵,边关上还有大将军尤长帛率领的七万长城铁骑!”

    “是啊……”老人长长地抽了一口烟,烟嘴上火光分外明亮,“怒王入了京,就派人把龙椅给拆了,抄了那些贪官污吏的家,把财宝分了。怒王的军队都是武林中招募来的绿林豪杰,讲究盗亦有道,大家都守规矩,不扰民。”

    “爷爷骗人!要是不扰民,怒王干嘛七天都待不住,没登基就去边关打仗了?”厢房里传来少女的声音,房门虽关着,但屋子小,声音仍听得清楚,“骗小孩的鬼话,还不是给九大家擦脂抹粉的!”

    “谁要你多嘴!”少年气得涨红了脸,“爷爷说故事呢!”

    “都听几遍了,你都十五了!爷爷你别尽跟他说鬼话,教他点手艺,别光吃米饭不干活!”

    “你才光吃米饭不干活!”

    “好啦,你是要听故事还是要跟姐姐吵架?”爷爷拿烟斗在凳脚上敲两下,发出“叩”、“叩”的声音,示意少年不要分心。少年虽然气不过,仍是隐忍下来:“爷爷你继续说。”

    “虽然灭了那个丧尽天良的前朝,眼下还有两个心头大患。为了黎民百姓,入京不到七天,怒王就让马文涛马将军镇守京城,自己率领武林群侠浩浩荡荡往长城而去。那时候啊,蛮王跟尤长帛都怀着心思,蛮王想让怒王跟长城铁骑两败俱伤,尤长帛想利用怒王打蛮兵,再捡现成便宜。可怒王是这样想的……”

    “怒王是堂堂正正的英雄,不屑这种小手段!”少年接着说,“群侠到了长城,就先打尤长帛了。”

    “是啊,怒王可不是娘们,当然要堂堂正正一战。群侠与长城铁骑激战,杀得尸横遍野,蛮王觉得机会到了,率领蛮兵突破长城,杀入战场。那时群侠跟铁骑战了一日一夜,又疲又累,蛮王还以为他能捡个大便宜。没想到,尤长帛大喊一句:‘宁为臣死,不为奴生,宁送一朝,不送一国!’率领长城铁骑与怒王联手打起蛮王来。但是啊,蛮兵势大,尤长帛冲锋三次,身中五箭,还是被击退。蛮兵包围了群侠,眼看这大好江山就要落入蛮族手中了……”

    说到这,爷爷吸了一口烟,不往下说了。少年知道,每说到紧要处爷爷就会吸一口烟,这是故意卖关子,要的就是他多问一句:“后来呢,后来呢?”

    爷爷呵呵一笑,接着道:“怒王麾下的大将马文涛率领华山、丐帮、衡山派的豪杰冲杀进来。这些人本在南方对抗前朝败军,怒王入京,皇帝死了的消息一传开,败军没了效忠对象,纷纷投降,解决了南方隐患,他们就入京协助怒王。马将军得了这批生力军,把京城委托给当时的衡山掌门定闻师太代管,率领众人前往驰援怒王。”

    “援军来到,又是一场好杀,直杀足三日三夜。怒王一骑当先,杀入中军,虽然击毙了蛮王,却也被蛮军包围。当时箭如雨下,飞石若蝗,华山掌门李疏凉不惧艰险,入阵救援,最后只带回了怒王的尸体。唉……”

    每说到这,老人家照例要叹口长气,以表示对逝去英雄的感慨。

    “此后蛮族退出长城,尤长帛伤重身死,再来便是三十年混战。直到九十年前,九大家昆仑共议,这才有了现在这般世道。现在啊,侠客都是有规矩的。”

    杨衍接着道:“我知道,要拜师学艺,要投入门派,领侠名状。领了侠名状,就能快意恩仇,行侠仗义。”

    爷爷道:“呔,不过就是可以到处撒尿而已。”

    杨衍“嘻”的一声笑了出来。

    爷爷接着道:“总之,昆仑共议定下了江湖规矩,九大家都要照这个规矩走,九大家底下上百个帮会派门也要照规矩走。”

    说罢,老人家发现烟草没了,敲了敲烟斗,又从怀中取出烟草。“故事说完了,该练功了。”老人塞着烟草说道。

    “我去看娘今晚煮什么好菜!”少年忙起身跑向厨房。

    厨房不大,除却一口灶,一张长桌,便只剩下一人可以回身的空间。杨氏站在灶台前,额间沁着层薄汗。灶台上的锅子冒着浓浓的白烟,她掀开锅盖,顿时一阵醇厚香气扑鼻而来。她舀了一小勺汤,放入嘴里小心抿了一点,嘴角掩不住微扬,不知是满意自己的厨艺还是期待家人尝到这碗汤的美味。

    “娘~”少年闯进了厨房。

    杨氏蹙起蛾眉,神情无奈,但仍看得出她眼中的溺爱。“衍儿,娘说过多少次了,别来厨房,你没听孟夫子说……”杨氏一手插着腰,一手拿着勺子,杏眼圆睁,瞪着刚要跨进厨房的杨衍。

    “我知道,君子远庖厨嘛!”杨衍一头黑发垂在身后,只简单用带子束起一半。他继承了母亲的容貌,长得甚是俊秀,却无阴柔之感,一双慧黠的眸子闪着精光,见过他的人都说他的双眸像是星子,格外好看。

    杨氏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抓起一把葱放在砧板上,道:“既然知道就快些离开,让爷爷教你两招,或是去翻几页书都好。”她利落地切着葱,每段都切得整整齐齐。

    杨衍倚着墙,嘟嘴道:“爷爷哪有两招,他教来教去都是那招‘枯木横枝’。”

    “爷爷的故事不也就那几套,你怎就听不腻?”

    “爷爷爱讲,总要有人听,不然他多寂寞。”杨衍嘻嘻笑道,“过几年就换小弟帮我听了。”

    杨氏将切好的葱段放入碗中,道:“那你也把那招‘枯木横枝’多练几回,哄你爷爷开心。总之,别靠近厨房。”

    “娘~活人的规矩我都懒得守了,还守死人的规矩?”杨衍忽然挺直身子,往厨房里走去,“你不让我进来,我偏要进来,还要帮你切菜煮饭。”他走到杨氏身边,伸手就要抢她手里的菜刀。

    杨氏手腕巧妙一转,眨眼间转出杨衍的攻势范围,好气又好笑地道:“我认输,不劝你走了。你且往后站,别妨碍我做菜。”

    杨衍扬起得逞的笑容,退回门口。杨氏拿起桌上的芹菜切末。杨衍看着母亲料理,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娘~我见别人家小孩满月和周岁时都会请街坊邻居来热闹,为什么小弟前几天周岁,咱们家却一个人也没请?”

    杨氏一愣,芹菜从碗里洒了些出来:“爷爷不爱热闹。”她道:“你方才说你不喜欢守规矩,现在却计较起礼俗来了,这不是自打嘴巴?”

    杨衍本想再问什么,却被杨氏给堵了回来,他埋怨道:“我就是觉得奇怪。”

    杨氏再次掀开锅盖,尝了一口,道:“这萝卜炖排骨是你最爱的,快去请你爹回来吃饭,凉了就不好吃了。”

    光闻这味道,杨衍的口水就要滴下来了,忙喊道:“好,我这就去!”

    “换件衣服再去!闷了一身汗,当心吹了风着凉!”杨氏冲着杨衍的背影喊着。

    是该跟孩子的爹好好商量那些事的时候了,杨氏看着汤锅上不停冒出的白雾想。

    杨衍回到房里,打开衣柜“一、二、三……”他伸出手指点数着自己的袍子。他的袍子不多,总共只有五件,但他却只数到三件。

    一件在自己身上,还有一件去哪了?

    消失的恰好是他最喜欢的那件,是娘在他十五岁生日时请裁缝量身定做的。那是一袭青色缎面长袍,摸起来滑溜顺手,上面绣着淡雅的竹枝,不是什么重要的日子他都舍不得穿。他记得前些天小弟周岁他穿了一回,前天看还在的。

    忽然,杨衍想到了什么,气急败坏地走出房间。“那贼娘皮!”他心想,“一定是她偷的!”

    杨衍快步来到姐姐屋外,耳边飘来一阵婉转的歌声:“为冤家造一本相思帐。旧相思,新相思,早晚登记得忙。一行行,一字字,都是明白帐。旧相思销未了,新相思又上了一大桩。”

    歌声并不难听,只是并无任何哀伤幽怨之感,甚至还带着几分欢喜,令人搞不清是什么意思。

    杨衍停在门口,暗骂道:“鸡叫似的,伤耳朵!”他伸手敲了敲门,敲门声急促且满是愠怒。

    房间里的人没搭理他,只管继续唱着小曲:“把相思帐出来和你算一算,还了你多少也,不知还欠你多少想。”眼见着竟把这相思曲调越唱越欢快了。

    杨衍索性抬脚,直接踹开了门。

    一名十八岁的少女坐在桌前,手执着绣花针,安稳地绣着花,一点也没被惊扰。她道:“弟弟,你怎么这般粗鲁?真是吓着我了。吓着我还好,吓着小弟就不好了。”

    杨珊珊身旁放着个摇篮,里头的婴儿睡得正沉,粉雕玉琢似的,嘴角含笑,仿佛正做着好梦。

    杨衍压低声量,怒意却是不减:“我的衣服呢?”

    杨珊珊放下针线,噙着笑看着杨衍道:“我见那袍子你不怎么穿,索性裁给小弟当新衣了。过来看看,是不是很衬?”

    “你!……”杨衍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他走上前,瞧见摇篮里的小弟身上穿的正是他那件青色缎面袍。

    “弟弟,你还没说呢,到底跟我们小弟衬不衬啊?”杨珊珊盈盈笑着,便如春日繁花般灿烂。

    杨衍忿忿瞪着杨珊珊。不知道多少回了,这个贼娘皮老是欺负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得罪她。这回她想不到新招,竟把主意打到他最喜爱的袍子上,真是可恶至极!

    “怎么不说话啦?你舍不得自己袍子给小弟做衣服吗?”

    真想一拳打在这张笑脸上!杨衍忍着怒:“舍得,我当然舍得!剩下的布料呢?”

    杨珊珊没料到杨衍会问这个,她本想随便打发掉杨衍,但转念一想,让他见着残败的衣袍说不准能把他气得七窍生烟,便道:“等会,我拿给你。”说着起身,娉娉婷婷走向柜子。

    杨衍眼疾手快,趁杨珊珊不注意在桌上抓了一把,把东西藏入衣袖里。杨珊珊很快便拎着一件被裁得坑坑洞洞的衣袍回来,递给他道:“喏,拿去,就剩这了。”

    杨衍生气地扯过那件衣袍,抖开看了看,觉得余料不足,问道:“怎么就剩这些?”

    “做坏,扔掉了。”杨珊珊翻了个白眼,好像这问题多余似的。

    杨衍不想与她多说,飞速走出房间,片刻也不愿意多待。杨珊珊看着杨衍有怒不敢言的样子,甚是得意。

    杨衍回到房里,甩上门,走到书桌前,拉开抽屉,熟练地在抽屉上方抠了几下,从书桌暗格里取出一个小木盒。这暗格是爹在帮他做桌子时特意刨的,缝隙与木头原本的纹路对上,浑然天成,若非知情,绝不会被发现。

    父亲告诉他,人总是会有几项私密不想给人看到,这个时候暗格就能派上用场。而且他保证不会偷看杨衍藏了什么,就当作他们父子间的秘密,让杨衍尽管放心。

    那时候杨衍还没什么想法,他只是想着,照这个理,父亲应该也有自己的暗格,于是他好奇地问父亲藏了什么宝贝。

    父亲小声在他的耳边说:“别告诉你娘,爹就藏了几个买酒钱。”

    杨衍忍不住噗嗤一笑:“娘对你这么好,你喜欢,娘怎么可能不买?哪里需要藏钱?”

    父亲摇摇头,跟杨衍说待他长大,娶媳妇了就懂。杨衍耸耸肩,没再追问。

    杨衍拿出暗格里的小盒子,从里头取出一团凹凸不平、刚足一握的铁球,又从自己袖子里掏出根绣花针,用大拇指使劲掰弯,揉进那团铁球里。仔细一看,这团铁球竟是由数量繁多的绣花针揉成,绵绵密密交缠在一起,数不清有多少根。

    爹肯定没想到,他把这个暗格拿去藏了对姐姐的怒意。

    每回杨珊珊欺负杨衍,杨衍虽是愤怒,但碍于两人身份与家人劝阻,多是忍了下来。不过,他总会设法偷走杨珊珊的绣花针,宣泄怒气。

    杨衍将那团铁球抛着玩,想着杨珊珊趴在房间地板上寻找绣花针的模样,心头愤恨多少得了点宽慰。他想起娘交办的事情,又将铁球放回暗格,衣服也不换,直接出门——与杨珊珊这番折腾下来,身上的汗早就干了。

    杨衍的父亲杨正德是名木匠,手艺精巧,价钱公道,镇上但凡有人要造屋子,多半会邀他去做木工。有时他见一些穷苦人家房屋破漏或家具损毁,多会主动帮忙修理,事后也不收银两。镇上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好人,只是性子古怪,住在城外,极其低调,几乎不与人来往,从不去他人家作客,也从不邀请人到家里作客。

    杨衍快步来到他爹上工的地方,那是城东一座正在建造的宅邸,占地六十亩,号为柳雅庄,是个四进大院,看得出是富贵人家的地方。

    一群工匠围在墙边吆五喝六,甚是热闹。杨衍知道他爹不会在这群人当中,但要知道他爹在哪里,还得问问他们。他喊了几声,都被吆喝声盖过了,只得扯开嗓子大喊:“有谁看见我爹了吗?”

    一名头上绑着布巾的工匠头也不回地吆喝道:“你爹还在院子里头雕梁,你再等会!”

    杨衍望向庄院。他从没进去过,也没见识过这么气派的房子,不由得好奇起来,于是绕过墙角,看到大门虚掩着,就轻轻推开一条缝,朝里张望。入眼只看到一片荒地,几棵树木,一些长相奇怪的石头被堆置在一角,原来庭园还没布置好。杨衍正想进去找父亲,一条细瘦的人影突然横在他面前。

    “小弟,不能进去喔。”杨衍认得这声音,不由得肚里火起。

    那是个少年人长得白皙俊秀,腰间悬着把剑,他叫秦九献,是这座府邸雇来的护院,也算半个工头。半年前,杨衍练剑崴了脚,杨珊珊不甘不愿地替父亲送午饭,与秦九献一见面就好上了。秦九献常借故去杨家串门子,杨家人都看在眼里。杨衍讨厌姐姐,自然对秦九献也没好感。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捞尸人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神州战神 讨逆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文豪1978 华娱从男模开始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那年花开1981 牧者密续 大国军垦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男神,你人设崩了! 我不是文豪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盖世神医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捞尸人 雪意和五点钟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顶级诱捕公式 丹霄万里 仵作惊华 覆水满杯 黑天 薄荷酒 人人都爱女主角 纯真丑闻 忤逆本能 蜜桃甜 心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你好,旧时光 斗爱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