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桃之夭夭(第 1/4 页)

    昆仑八十三年春

    四月初三,佛诞日前五日,佛都的客栈早已住满,寻不着客栈的香客也借住了民居。此后七天,佛都灯火辉煌,皎如白日,喧阗达旦,摊贩店家日夜无休,客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常。

    何大松打小就住在佛都外围的郊区,父亲耕着几亩荒田,母亲在家替人缝补僧衣,挣点零钱。何大松七岁开始就帮着父亲干农活,也为着此故,枯瘦的身体却练得结实。他底下还有两个弟弟跟一个妹妹,七岁那年一场大雪,刚出生的小弟没熬过去,就这样走了,那之后母亲就没再生了。剩下一家五口,张嘴都要吃饭,已经够难过,若有点敷余,到了缴交田赋,还有每年一次的赞油费时——那是少林的丁税,意指少林为每位百姓点祈福灯,保佑少林子民平安——通常还得欠些。何大松总想少吃点,让弟弟能吃得饱些,母亲却说他要干活,吃饱才有力气。

    佛都的物价高,日子过得清苦,日出日落,干的都是一样的活。每年只有佛诞那段时间父母会带他进城礼佛,那里有许多好看的玩意,庄严的佛像,宏伟的庄园,卖艺的当街说唱,茶馆饭楼传出阵阵菜香。

    但那都不是属于他的东西。

    他最想要的,不过是一串糖葫芦,那是他唯一有可能额外得到的礼物。

    八岁那年,他终于鼓起勇气,问了糖葫芦的价钱。

    一串要五文钱。

    他想着明年再来佛都,他要攒齐这五文钱。

    但他实在连一文钱都攒不出来,每天的日子,挑水,劈柴,拾检枯枝,驱虫,打谷,照顾弟妹,还得抽出一点时间学几个字。就算有了空闲,他也不知道到哪去挣钱。到了九岁那年,他还是两手空空地到了佛都,看着卖糖葫芦的摊贩暗自垂涎。

    十岁那年,他帮佛都里的大户挑柴,每挑一担有十文赏钱,每一文钱都要交给父母。某日,大户生了儿子,何大松照例送了柴过来,看门的护院问道:“你家多少人丁?”

    “五个,三个大的两个小的。”何大松把自己也算成大的了。

    护院点点头,拿了五块点心出来,说道:“员外刚添丁,上门的都有赏赐,这五块喜饼你拿着。”

    何大松道:“给我四块就好,另一块折钱好不好?”

    护院纳闷道:“你要折多少?”

    何大松道:“五文钱就好。”

    护院哈哈大笑:“你这不识货的,这饼起码得要二十文,你却只要五文。好,我帮你去问问。”

    护院进了门,过了会,拿了四盒饼跟五文钱给何大松,道:“员外说赏你五文钱。”

    回到家,何大松推说自己那块在路上吃了,家人也不疑有他。那晚,何家的晚餐就是那四块饼,何大松则是饿了一夜。

    他把那五文钱缝在衣服里头,等着来年佛诞。

    来年,佛诞日时,他趁着父母上香礼佛,带着弟妹跑到糖葫芦摊子上。

    他看见弟妹望着糖葫芦淌口水的模样,又不忘嘱咐两句:“记得别跟爹娘说,要不哥哥会挨打的。”

    弟妹忙不迭点头。

    “一串糖葫芦。”何大松把钱递给小贩。小贩皱起眉头道:“不够啊。”

    何大松吃了一惊,问道:“怎么不够?不是一串五文钱吗?”

    “那是去年的事了,现在一串要六文。”那小贩道,“还差着一文。”

    何大松讷讷道:“我只有五文钱。”

    他看了看糖葫芦,一串有三颗,问道:“卖我两颗就好,行不?我弟弟妹妹想要吃呢。”

    小贩摇摇头道:“那不成,这都串好的,剩下一颗卖谁?”

    何大松再三哀求,那小贩才道:“好吧,就给两颗。”说着把其中一颗给拿了下来,叉到另一根竹签上,剩下的递给了何大松。

    何大松对着弟妹道:“一人一颗,不许抢。”

    弟弟问道:“哥哥不吃吗?”

    何大松摇摇头,看着糖葫芦,又忍不住说道:“哥哥舔两口就好。”

    他把糖葫芦放进嘴里,只觉得清凉温润,甘美无比,简直是世间最极致的美味,不由得眯起双眼,满脸生笑。他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吞了下去,忙递还给小弟,说道:“行了,你们吃吧。”

    看着弟弟妹妹开心分食的模样,他自己也觉得开心了。起码舔过了,何大松心想,明年再来吧。

    他一手拉着弟弟,一手牵着妹妹,在附近闲逛,绕了几圈,心想时候差不多了,该回法会场找爹娘,于是说道:“咱们走吧。”

    他刚回头,不意撞上一名女孩,那女孩“呀”的一声,手上掉落一串物事。

    女孩身旁站着一名少年,喝骂道:“操娘的,不长眼吗?”

    何大松再看那女孩,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一张俏红的脸,圆圆的,甚是秀丽。他不禁看傻了。

    女孩忙道:“没关系,没关系。”她蹲下身拾起刚才掉落的东西,是一串糖葫芦。

    那是四颗一串的糖葫芦,不就是补上自己刚才少买那颗的那一串?

    那少年道:“都脏了,丢了吧。”

    何大松忙道:“别糟蹋了,给我吧。”

    那少年喝骂道:“滚开!”

    女孩道:“朗哥,你别凶他。”她犹豫了会,拿丝巾擦掉糖葫芦上的灰尘,递给何大松道,“给你。”

    何大松接过糖葫芦,足足一串四颗的糖葫芦。他开心得简直要飞上了天,忙对着少女道:“谢谢!谢谢!”

    那少女羞红了脸,快步离去。他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似是痴了。

    那一年之后,他又多了点念想——每年佛诞,他总会找寻那名少女的身影,而每年,他也总能见到那少女一面。那少女是虔诚的信徒,每年佛诞都会到佛骨舍利前受僧人祈福,只要守在那里,他总能见上她一面。

    但与糖葫芦不同的是,糖葫芦是他奋力追求就能得到的微小幸福,那个少女却像是员外家的高宅深院,那是不属于他的世界。

    只要见上这一面就足够了,他心想。

    过了两年,有人看上他们家的耕地,想买来种茶,他们得了一笔小钱,思量着离开佛都另谋生路。可一家五口搬离故乡,只怕盘缠不够,父母寻思着把小妹卖去做丫鬟。

    何大松告知父母,自愿入寺当和尚,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拜了正僧了虚当弟子,沿了本名,法号本松。了虚是未入堂的监僧,住在佛都中的无名寺。

    之后便是暮鼓晨钟,早晚经课。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了妹妹还是为了能留在佛都,每年见上那少女一面。

    又过了两年,他听师父说,了心和尚带回了一个痴儿。偶而,了心外出公办时,会把这孩子交给他师父照顾,他记得,这孩子叫明不详,是个乖巧异常的孩儿。

    明不详渐渐长大,女孩自然也渐渐长大。他也从那个十岁孩童,慢慢长成一个少年。

    女孩也成为了一个少女,出落得秀雅大方。

    他依然在每年佛诞找寻少女的身影,每年他都没有失望。

    没有交谈,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偷看她一眼。

    十八岁时,了心大师入了堂,明不详也离开了佛都。

    十九岁时,他见到少女挽起发髻,知道她已嫁为人妇。

    那一年佛诞后,他大病一场,险险丧命。病愈后,只是不停诵经。

    二十岁时,了虚在无名寺病逝,终身未曾入堂。

    二十六岁时,他通过试艺,取得侠名状,觉见分派他前往河北当监僧,他却坚持留在佛都,继承师父了虚的工作。每年佛诞,他作为香僧,守在佛骨舍利前,为信徒焚香祝祷。信徒者众,像他这样的香僧有二十余名,他左右张望,总能在自己面前的队伍中见到那名少女的身影。

    此时的她已是一名少妇,循着长长的队伍来到他面前,双手合十,低头行礼。

    “阿弥陀佛。”他诵着佛号,右手在少妇头上画了个圆,几乎便要摸到她一头乌黑的秀发。但他没有唐突,为她祈福,虔诚之心前所未有。

    每到佛诞,客栈必定客满,不少人阖家前来朝圣,为方便香客,无名寺会让出僧居与香客居住,而僧人便住入客栈。本松的旧居让给了一家六口的香客,自己住入了佛都里的普光客栈。那是一间普通规模的客栈,后院里栽着一排桃树,到了晚上,他从二楼的客房往下望,恰好见着那排桃树。

    他意外地看见了熟悉的身影,正站在桃树下,在淡淡的月色中静静看着桃树。月影与桃花相映,将她映得格外动人。

    他心生惊奇,也觉感动,比起往年,他又多见了她一面。

    他就这样静静坐在窗台前,熄了烛火,看着她的身影,直至她的丈夫唤她进去。

    他没见过她的丈夫,他起了好奇心,但终究忍着不去偷窥。

    这样就够了,知道得多,烦恼就多。他拿起经文,静静默诵,却止不住杂念纷飞。

    二十七岁那年,与往年一样,他又巧合地为她祈福,巧合地住进同一间客栈,在同样的月色下看着她的身影。

    二十八岁那年,亦复如是。

    若此年年月月,知你安好,此生足矣。

    但,若知你不安好,又复如何?

    这年这日,本松二十九岁,四月初四,佛诞前四日。

    “明师弟?”本松看着眼前这名少年,讶异道,“你也来佛都了?”

    明不详道:“觉明首座让我来帮忙。”

    这是明不详第一次被派来参与佛诞盛会。了心在时,佛诞期间都有公务,便将明不详安置在寺内;了心不在后,明不详身份低微,只负责寺内洒扫,贵客轮不到他接待,佛都也不需要他去干活。直到今年,觉明要他见世面,特意派他来帮忙。

    本松笑道:“你肯定不记得我了。”

    明不详道:“你是本松师兄,了虚师伯的弟子。”

    本松讶异道:“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你那时才……四岁吧?了心师叔每次出远门,都让我照顾你。”

    明不详道:“辛苦师兄了。”

    本松道:“一点也不辛苦,你特别乖,不哭不闹。哎,没想到你竟然记得我。你被派来干嘛?”

    明不详道:“我是接待居士,为香客指路。”

    本松点点头道:“原来如此,辛苦你啦。你晚上睡哪?回寺里睡?”

    明不详道:“暂住普光客栈。”

    本松喜道:“那跟我是同一间客栈,有时间咱们好好聊聊。”

    “妈的,在这闲嗑牙呢,没看到大伙都在干活?”一名身形细瘦的中年僧人领着几名青年僧人走近,本松认得那是本月的师父了无。他们负责保护佛骨舍利,除他们之外,坐镇在这的还有正在后堂的正命堂住持,外号“锦毛狮”的觉寂。

    了无骂道:“大伙都干活,就你们闲着?正僧了不起,活都给俗僧干,正僧顾着吃饭睡觉就好?”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男神,你人设崩了! 我不是文豪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讨逆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盖世神医 文豪1978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华娱从男模开始 重燃青葱时代 修罗剑神 1979黄金时代 开错外挂怎么办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至尊战王 大国军垦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捞尸人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顶级诱捕公式 仵作惊华 覆水满杯 黑天 雪意和五点钟 蜜桃甜 忤逆本能 薄荷酒 人人都爱女主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穿书拯救悲惨反派 延迟心动 完美无缺 斗爱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