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老师们的担忧(2.5k求支持)(第 2/4 页)
要化解这些质疑,只有让大家广泛认可杨舟的理论,现在问题就是杨舟拿出的数据太少。
顶级期刊《自然》能够刊登杨舟的论文,并不代表全世界所有科学家就承认杨舟开创基因代码学。
杨舟发表的那篇论文里,有很多内容,还有具体实例,正是惊人的成功率和神奇的让植物生长加速黑科技,才让审稿人一致通过。
通过是一回事,全部承认又是另一回事。
来的生物学家多半是冲着加速生长黑科技来的,而不是承认杨舟的基因代码学理论。
“不管怎么说,我们学校肯定会站在杨舟身后,这次大会就不公开宣传了,万一闹出什么事,影响力也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廖明初最后说道。
白书龙只好点点头,杨舟即将经历的事,他都没经历过,给不了杨舟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帮不上杨舟。
“这几天杨舟天天待在大棚基地那边,应该是把所有希望都放在种子发芽上了。”白书龙说道。
廖明初摇摇头,杨舟的实验他全程看了,甚至有些地方还亲自参与。
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就是原来的cas9细菌改造的基因编辑器,改造水稻种子。
这种实验,换个人一样可以做,反正在他看来,失败的概率极大。
cas9技术2012年左右就诞生了,为什么过去了八、九年,市面上还是没有多少基因编辑的产品。
就是因为技术不稳定,很难成功。
就算成功,对基因的修改也非常小。
国内有几位教授发表过运用相关技术的论文,其实都是小成果。
而改造水稻这样的主粮,让水稻增产,甚至口感更好。
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廖明初全力支持杨舟,完全是因为杨舟得了绝症,并且确实拿出了一些成果,至少改造的变异萝卜,目前很有市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