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李秀宁(第 2/2 页)
杨延耀几次想要与对方沟通。但是对方三十余人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与他们对话的意思。使得杨延耀连连怒吼。
他们在这里束手束脚。而对方却是一心只想要他们的命。时间一长脾气再好的人也会受不了。杨延耀相信就是佛祖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发怒。所以他也没有在压抑自己的怒火。
“既然你们什么都不说一心只想要我们的命。那么你们就永远都不需要再说话了!杨安!杀!”
终于,杨延耀忍无可忍之下对着杨安下了命令。杨安经过这些日子丛林的生活之后心性也是出门之前变化了很多。此时听到了杨延耀的话语之后什么都没说只是紧了紧手中的刀。
之前那名汉子虽然能与杨安缠斗只是因为杨安并没有与与他打斗的心思。一直都是是以防守的架势与他纠缠。本就积了满腔的怒火。此时杨延耀已经下令让他杀人。自然也就没有了缠斗的心情。手中斩马刀攻势一紧。仅仅只是数刀杨安便是一刀将对手的项上人头砍了下来。
杨安一刀解决了对手之后没有一丝停留。从身上背的数个箭囊之中抽出了一把箭支抖手飞向了包围着杨延耀九人的那些亲卫兵。
接着本人也如迅捷的猎豹一般追着几只长箭杀向了这些可以说是根本不讲一点礼法的人。
这些人显然并没有那名已经被杨安斩于刀下的汉子的那份实力。所以随着杨安的杀到,这些人犹如是一群老实的小绵羊面对凶恶的老虎一般不堪一击。仅仅只是片刻这三十余人便被杨安和杨延耀两个人一里一外的将之全部都斩于刀下。没有一个活口。
这个时候杨延耀并没有带着几个人走进小村庄中。因为他还没有对几个人讲述那个故事。
十人组离开了这片因杀戮而诞生的血腥之地之后走到了小山村的村口,但是却并没有进去。除了村庄之内瑟瑟发抖的一些婴孩和一些愤慨的手中拿着唐刀的妇人老人之外。杨延耀还要在这里讲述一个故事。
“时年是隋末唐初,天下群雄割据各地义军蜂起乱战的年代。太原李家决定反隋。于是便举家连夜逃往太原的大本营。但是能逃出去的都只是一些勇武之人。有很大一部分家眷都没能跑出去。这其中就有当时太原李家的家主李渊的三女儿。已经嫁给柴绍为妻的李秀宁。也就是日后誉满天下的娘子军的首领。”
“当时李秀宁与柴绍分开。柴绍连夜赶往太原投奔自己的岳父李渊。而李秀宁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家中财产变卖。一路之上扶危济贫。很快便拉起了一支队伍在隋朝的后方开展了一些运作。并且借着自己过人的机智和胆识收服了数支已经是颇有名气与规模的起义军。其中仅仅只是何潘仁一支兵马就有上万之数。”
“当年九月,也就是隋大业十三年九月,李秀宁带领麾下兵马势如破竹一般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李秀宁带兵有方。所带兵马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所以很快便得到了很多百姓的拥戴。其手下的部曲也就很快的发展了起来。”
“大业十三年的时候。李家主力渡过河水(黄河)进入关中。李秀宁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两人各领一军。最后在十一月这只有李秀宁带领的被人称为“娘子军”的队伍成功的打下了长安。”
“之后李秀宁便带着自己的这支娘子军转战天下。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过在之后的史书之上却并没有了关于李秀宁的记载。一直到了唐武德六年二月份忽然的传出了李秀宁的死讯。令天下都铭记的是李秀宁下葬的规格不是皇室家族公主的规格。而是按照军礼下葬。这一点刚才六嫂说了。”
“所以这个墓碑之上写的是大唐三公主,平阳公主,李氏秀宁将军墓?”杨八妹听到这里忽然插嘴问道。这一刻,杨八妹忽然之间对这个历史之上赫赫有名的巾帼女英雄升起了无边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