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认祖归宗(第 2/2 页)
而道门则是将修士分布在了龙虎天师派、峨眉蜀山派、昆仑玉虚宫、湖北武当山、终南山全真派五处。但是除此之外。天下还有许多学了两手简单术法的毛道士行走于万丈红尘之中。比较出名的就是茅山道士、崂山法师、湘西赶尸道人、和寥寥三五个散人。
这一日。杨延耀赶回了汴梁城。收拾了激动的心情准备了几大车的礼物准备认祖归宗。杨延耀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有能够再次拥有亲情的一天。而且还是自己前世最喜欢的杨家将的一员。虽然是多出来的老九。
但是等杨延耀走到门口的时候。却突然胆怯了。有多久了?杨延耀问着自己。有多久没感觉到过亲情了?一千三百年。杨延耀告诉自己。已经有一千多年没有感受过亲情的味道了。除去那五百年恢复法力的闭关之后。依旧还有八百多年。八百。。。。。。三十多年?
杨延耀自己也有些不肯定。今天又忽然知道自己又可以重温亲情的味道了。但却又突然迷茫了。在天波杨府的门外迷茫了。门内是什么结果他不知道。也不敢去猜。
门外自己却在彷徨。不知道跨过这道大门。这道如分界岭般的大门之后会是怎样的光景。这一刻。杨延耀眼前的这道大门丝毫不弱于准圣的大门带给他的感觉。想进。却又害怕自己费劲千辛万苦之后却被拒之门外。这是他所害怕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道大门带给他的期望无比的高!自然,也就更加怕被拒之门外之后的打击自己承受不了了。
良久,杨延耀才给自己打了半天气之后举步迈向了天波杨府的大门。杨家的两个看守大门的家丁门将见这个年轻人带着几辆大车和十几个人在自家的大门对面的道上愣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就这么从清晨一直等到了晚上没吃没喝没休息也没动哪怕一下。却也不好前去驱逐。
杨延耀这一下定决心打算进门认亲。却忽然发现光线怎么忽然这么暗了?谁把灯关了么?
杨延耀抬头四顾之后才恍然发觉自己居然站在这里愣神愣了整整一天。还好自己身后跟的都是早年随性为自己训练的六队亲兵中的五十南刀队中的人。不然早就炸窝跑个干净了。当下杨延耀好容易鼓足的勇气就这样又没了。无奈之下只好先和一众手下找了家离杨家最近的客栈住了下来。这一夜。杨延耀没睡觉没打坐。就这么接着白天又鼓励了自己一夜。。。。。。
杨延耀第二天一大早就早早等在了杨家的大门前。等杨家的家丁刚一打开门时就发现昨天的那伙人又出现在了自家的大门口。未等家丁开口询问和前去通报管家。就见里面走出了一个人拿着一封书信走了过来。
“劳驾。烦请向佘老太君通报一声。就言我家少爷前来认祖归宗。上门认亲来了。这里有书信一封还请转呈佘老太君。一切事情。佘老太君看过书信之后自然会明白。”
说着那人又将一把散碎银两塞进了家丁手中。那名家丁接过了书信却将银两退回:“我这就前去禀报管家。由管家呈报老太君。这是我分内之事。你不必给我好处。杨家的家丁。也是一个合格的军人。”说完那名家丁就走了进去。
看到这一幕的杨延耀暗中点了点头。他知道。前世有这么一种说法。杨家就是一个军营。并且特别指出在杨家将折戟沉沙之后的杨家更是一个军营。因为他们只能自立自强。只能拼尽一切的去自保去支撑。
杨延耀虽然暗中点头却也暗中自责。自责自己为什么没有在以前与杨家进行过接洽。那样,他的母亲和姐姐以及几位嫂子的日子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这个时候的杨延耀却忘了。那个时候的他的心,全部都放在了天涯峰之中。因为对于那时的他来说。天涯峰里的随性就是他唯一在乎的人。其他的,便是天地改换。由于他有何关系?
“老太君,门外来了一帮人。说是前来认亲的。想要认祖归宗。”杨安拿着书信找到了正和一众老小吃早饭的佘太君。佘太君一听就是一愣。看了一眼桌上的众人。六个儿媳、一个女儿、一个孙子。都在啊。还有谁啊?杨家别枝的都已各开一脉了啊。早已不来往多年了啊。再者说,就是别枝的也不该来这里认祖归宗啊。接着老太君心里略微一动。但却没想起什么来。“那来人可有说了姓名?”佘老太君只能是先询问一下杨安来尽量使自己想起那一闪而逝的灵光一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