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送货(第 3/3 页)
“万一咱们走了人家才来,岂不是不好?”王氏不好意思走。
李絮若有所思道:“说起来,咱们要是能加多一个送货上门的服务就好了。就可以让他们把地址留下,也省得出现这种情况。等着不好,不等也不好。”
确实,虽然她们早就说了,三成定金不退,必须午时前来取,过时不候。可现在毕竟不是后世的契约社会,人情味更浓些,就这么把人家的定金“昧下”,很多人还是做不出来这种事。
“送货上门?咱们哪有那么多人手?”王氏质疑。
“人手倒不是不够,就是靠腿走太慢……”
李絮犹豫了下,还是直说:“舅母,您说咱们要不要买头驴或骡子?”
王氏下意识就想反对,但,话到嘴边又停住了。
这年头牲畜都是家里财产大头,马就不提了,平民鲜少能养得起马;一头大青牛至少价值六七两银子;驴、骡子便宜些,差不多一半价格就能买到一头。不过,要想买到身强力壮的好牲口,预算还得往上调一调。
若是过去,王氏肯定不舍得花几两银子买牲口,每年农忙都要跟别人家租借,或是苦哈哈地靠人拉犁。毕竟家里总共存银才十两银子呢,还得供养魏渠这只两脚吞金兽。不过,现在做了几日卤饼生意,她们挣下的钱加起来恐怕也勉强够买一头老驴了。
“舅母你看啊,咱们这卤饼生意虽然卖得好,但每天五百个饼、三十斤卤菜已经顶了天了。多了咱们忙不过来,雇人不划算,县城里愿意花钱买的人也就这么些,不会更多。但是,熏肉好存放,成本比卤肉低,生意也能做得更大。到时候,咱们就可以搭着这小摊卖熏肉,加点钱还能送货上门,专门做那些大户生意,说不定一次就要个几十斤呢。您觉得如何?”李絮压低声音跟王氏咬耳朵。
卤饼赚头大,其中卤肉的赚头几乎翻了一到两倍,但因价格偏高,来买的人也就是尝尝鲜,不可能大批量地买,除非是不差钱的大户人家。但熏肉成本低,定价可以随之下调,比普通腊肉高出二三成即可。虽然贵了点,但它味道好,普通人家狠狠心也是能一次买上一二斤的,大户就更不会吝啬这点猪肉钱了。
总之,需求量方面,卤肉绝不能跟熏肉同日而语。
现在卖卤味都能几天赚一头老驴,那么,等熏肉摊子铺开,利润只会越大,这点成本投入就能很快收回。
“倒也不是不行。有了牲口,咱们以后进城也不用花这么长时间了,还能省下不少时间做熏肉!要买干脆就买头骡子,比驴贵点,但耐力更好,农忙时还能耕地,省了一笔租牛的钱!平时咱们进城还能捎带一两个人,跟村长家一样收一文钱每人,日久天长也是一笔收入!”王氏喃喃自语,越说眼睛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