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隐瞒(第 2/3 页)
婢女不假思索道:“不可。魏公子将来是要考功名做官的人,怎么能跟这种罪徒有瓜葛?您告诉魏家这事,岂不是要陷魏公子于两难?告发吧,对不住亲人;不告发,又怕对不住自己的良心,将来被发现了没准还要受牵连。”
“可,那个魏小山杀过人,昨天他骑马去的方向像是草沟村那边,我就怕出什么事。”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他杀的是外人,魏公子是他亲堂弟,血浓于水,他怎么会伤害魏公子他们?再说了,咱们是前天碰见他往那边去的,真要出事这两天早出了,城里可没听见啥风声。要我说,您要是真替魏公子担心,不如找个小乞丐给官府递信,就说昨儿在哪里见过此人,让官府出人去找不就完了?”
方姝顿觉有理,便把这事交托给她去办,转头去方太太跟前撒娇,又貌似无意地提起前天的那支签。
方太太看重儿子胜过女儿,又因和方举人夫妻不谐,早年间吃了不少苦,愈发不愿让女儿嫁给清贫文人,便嗤道:“一个小小秀才而已,家境又那么差,还跟盗匪杀人犯是亲戚……除非,他下科就能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亲自来咱家提亲,不然休想!”
“他们两家早就分家了,怎么能把这事怪到他头上呢?从来只听说罪官后代、自己犯罪的不能科考,却没有亲戚犯罪的不能科考的禁令。朝廷都没意见,您担心什么呢?再说了,爹爹考上举人时都多大了,魏师兄才十六岁!”方姝嘟着嘴据理力争。
“你当做官那么容易?三年一个状元,进士一抓一大把,能当上高官的就那么几个,而且都是有家世背景的。他们家家底那么薄,就算中状元,也只能先分配去修书,或是到偏远地方做个县令。没人提携的话,说不定要老死在六七品小官的位置上。”
“不会的,魏师兄那么厉害,他肯定不会那么窝囊!”
方太太揉了揉额头,又道:“就算他有本事升官,可他模样生得好,焉知进了京城不会被高门贵女看中?你爹只是个举人出身的教谕先生,拿什么跟她们比?要是落了个退婚或下堂的结果,我和你爹的老脸还要不要了?你弟弟又还小,我们也不可能跟着你,你要是嫁了他,恐怕咱们娘俩下半辈子也见不上几面,你忍心吗?你舅家表兄家境殷实,两边知根知底,他对你又好,也是个读书人,将来没准你也能当个官太太……”
“不!我不喜欢吕表哥,除了魏师兄我谁都不嫁!”方姝气冲冲地跑了。
方太太气个仰倒,暗骂孽障,又为吕家那丰厚的聘礼扼腕不止。
方家母女怄闲气,魏家这边则风雨不动安如山,全家人安安分分在家里猫着。
哪怕做些捡柴火之类的小活计也绝不独自行动,魏寅这个壮小伙成了全家人的必备挂件。魏渠则被王氏勒令在屋里整理文章,死活不肯放他出来。
魏渠表面乖驯,每天按时起床睡觉吃饭读书,也按王氏的要求早早熄灯,可几日下来,就连最粗枝大叶的魏寅都发现,他大哥眼下青黑似乎有些明显。
众人只当他是担心魏小山的事睡不好,实际上,只有某天晚上喝多了水起夜撞破的李絮心知肚明,这厮哪里是睡不好,他是压根不睡觉!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