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审问(第 2/4 页)
王氏张了张嘴,没能说出话来,脑子晕乎乎的,总觉得自己好像在做梦。
这几天发生的事是不是太刺激了点?先是侄子勾结盗匪入狱,紧接着爆出侄子意图侵犯外甥女、然后被外甥女愤而废掉的丑闻,然后,她视若珍宝的老实儿子居然说,他悄悄把一切都摆平了?
虽然魏渠说得轻描淡写,很多细节都没讲,但这不妨碍王氏脑补个大概出来。深知魏渠人设的李絮则想到了更多,比如说,杨家那帮人到底是怎么倒的,孟知县为什么答应帮忙,田娇娘姑侄又为什么愿意保守秘密。
王氏神色复杂,好像猜到了什么,却什么都没表现出来。
“就算没人作证,可,你二叔要是在外头闹腾怎么办?他要是真敲鼓递状纸,难道知县大人还能当众把他赶跑?”她越想越急,气得直跺脚。“哎呀,你早上怎么也不提醒我一句,也好有个提防才是!”
魏渠不慌不忙,甚至还露出了点笑意:“既然没有证据,知县那边也不会支持他们,那他们就肯定告不赢。娘可知道,本朝律法里诬告也是一种罪?”
“诬告?你是说——”
李絮瞪圆了眼睛,脑中似乎有道闪电掠过。
好像,原书里确实有段剧情跟诬告罪有关,大概是魏渠还没考中举人的时候,有个学子嫉妒他的才华,也记恨自己心仪的女子一颗心都落在魏渠身上,就偷偷去告魏渠和某女子私通,想要借此剥夺他的功名。结果后来查明真相后,那学子就被以诬告罪名反过来剥夺了自己的功名!
这个时代的律例里诬告罪是存在的,而且跟其他罪名不同,诬告罪的惩罚很特殊,就是被诬告的罪名应该承担的罪责。比如说,甲诬告乙谋反,谋反本该诛九族,被查明是诬告后,甲就要被诛九族。就这么简单粗暴,可谓是报应不爽!
魏渠寥寥几句解释,果然跟李絮依稀记起的这段背景设定重叠起来。
王氏对律例基本上没啥认知,这还是第一次听说诬告是这么判的:“这么说,他要是告咱们谋杀,最后被证实是诬告,就按谋杀的罪名罚他?”
“不错。不过人没死,不能算谋杀,是谋杀未遂,要减一等罪责。”
“哦,那这状纸要是你二叔去递,知县大人也是这么判?这个谋杀未遂,是不是得流放啊?”
魏渠不假思索道:“若是代人上告,罪责再减一等,大概会判一两年,或是在附近州府做点苦役吧。”
王氏先是一喜,然后又愁眉苦脸起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