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寿宴(第 1/2 页)
日子波澜不兴地滑到了十月初五,期间只发生了三件不咸不淡的事。
一是,魏广仁等人找魏小河兄弟谈心,后者虽然没有痛改前非的意思,但也没桀骜到当场辱骂隔房长辈、将人都赶出家门的地步,就是有点左耳进右耳出,众人也拿他们没法子。
二是,咨询羊大夫后,李絮发现枳壳枳实居然也对老黄牛的症,可以替代毛兽医开的方子里某几味药,省了不少钱。
更妙的是,她跟毛兽医说了这事,后者不肯信,竟亲自骑着小毛驴进城找羊大夫,切磋一番后心情复杂地回来,要找李絮订购枳壳枳实。
李絮现在有其他更赚钱的生意,对这两味药材不大看重,见毛兽医吞吞吐吐,索性直接把酸橙果的事告诉了他,让他回村后自己去采摘,或是跟村人收购也行。
毛兽医因此对她刮目相看,又得知老牛压根不是魏家人磋磨坏的,红着脸跟他们赔了不是,又免费赠送了接下来几天的老黄牛药包。后者的病也正式出现好转,关节不再肿胀难行,已经可以每天站起身走一走。
三是,魏小山和其余几个被判流放的犯人已经戴着木枷镣铐上路了。
那天温氏去了,魏广仁一家没去,毕竟大家都各有各忙,又看魏小山不顺眼,没必要过去装亲热。倒是温氏回来抹着泪提了一嘴,说不知为何,那些流放的犯人全都被官差拿布团堵住了嘴,说不出话,连她带过去的送行饭都不让吃,最后只能塞了几个方便带的饼子到魏小山怀里,云云。
王氏、李絮对此表示庆幸,都心知肚明是孟知县那边打过招呼,其间没准还有魏渠的功劳。为防魏小山“胡言乱语”中伤李絮,他们也是操碎了心,但这么一来,温氏就没能跟儿子说上一句话,可能还是最后一次见面机会,就挺遗憾的。
为弥补毫不知情的温氏,王氏借着温氏来做工的机会留她在家吃了几回午饭,不住往她碗里塞肉,想给她加点营养。可惜,这一招也没能用多几次,魏小河兄弟就跟闻到肉味的苍蝇一样扑过来蹭饭,熟稔姿态跟他们的爹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温氏不好让王氏难做,再也不敢留在东边吃饭,李絮只能见缝插针地用试做新菜等借口给温氏投喂几口肉菜。带是不敢给她带回去的,拿回家温氏只会一口都落不着。
带着李絮过去赴袁太太寿宴时,王氏还在骡车上感慨,说是不知道该怎么帮温氏,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李絮对这种面团似的人也没法子,只能缄默不语。
今天是袁太太三十五岁整寿,请了不少亲朋好友过来吃酒,家里极热闹,门口往来的车辆几乎将整条道都给堵了。大多是牛车骡车驴车,马车很少。
像王氏她们这样用骡子拉的板车不是没有,但占比较小,其他人的车基本都加了顶,不仅坐着舒坦,乍一看也十分体面。当然,也有些人没车,直接挎着篮子走过来的,不过这些人大多住在袁家村,说起来也不算丢面子。
王氏有点不自在,李絮看在眼里就小声安慰她:“舅母,回头咱们也让虎子打个厢盖,需要的时候扣上挡风,不需要就卸下来,多方便啊。”
王氏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狐疑道:“哪有能拆的车厢?你怕不是在发梦话?咦,莫非你是在——”说到一半,戛然而止,只冲她眨眨眼示意。
李絮心说,这算什么,后世的小皮卡、火车车厢了解一下。
“可以是可以,不过得做得很精细才行。效果嘛,肯定赶不上人家这种青皮大马车了,不过对咱们来说,实用就成。最近咱家忙得团团转,我也就没顾得上这茬。回头我琢磨琢磨,画个图纸,保准表弟一看就能动手!”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