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705章 扶乩(第 2/4 页)

    扶乩的时候,由“乩人”扶着一根丁字形的木架做成的“乩笔”,请了神灵,说出所求,乩笔就会在沙盘上写出字来,便是神明的启示...

    这些启示,或与人唱和,或示人吉凶,或与人治病的处方...

    扶乩最早来源于南北朝期间出现的”请紫姑“风俗。

    相传,紫姑原是富户人家的小妾,正妻嫉妒她,让他在厕所里干最脏最累的活,后来还把她杀死在厕所里,上天垂怜紫姑,便封她为“厕神”...

    于是,每逢正月十五,闺中女子就拿出一个淘米的筲箕,用衣服布条装饰一番,到厕边去迎紫姑...

    迎到房间里,再在筲箕上插上一支簪子,由两个女子扶着,其他女子跪地上祈祷一些问题,筲箕上的簪子就会在沙盘上写一些字来作答...

    陆游曾经在《箕卜》诗里描述说:“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相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评,对不顺臾,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

    迎紫姑本来是闺中女子的一种近乎娱乐的祭祀活动,后来慢慢地就演变成了文人士子的一种高雅活动。

    尤其一些考科举的书生,在科举考试前,都要扶乩请神,预测自己的科考前途,甚至就预先问科举的题目内容...

    他们请来的神仙也是五花八门,太上老君,关帝圣君,吕洞宾...

    有次,某赶考举子扶乩请神,求问这次的考题是什么,神明在乩盘上写道:不知。

    举子再三求问,神明又写:不知不知又不知...

    等举子上了考场,发现这次的科举题目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才发现神明其实已经说出了题目,只是自己没有参悟...

    还有一个举子,也扶乩求科举题目,神明在乩盘上写了“不可语”三个字。

    举子再三求问,神明又写了一个“署”字。

    等到了考场,举子发现题目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果然是“不可语不如好之”,而且题目里有四个“者”,真是“署”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我行让我上 攻玉 情终 雪意和五点钟 撒娇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去你的岛 最强医圣 白色口哨 完美无缺 好运时间 偷香 枭起青壤 镇国神婿 上瘾 办公室隐婚 覆水满杯 别这么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