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华夷之辨(第 3/4 页)
假使有一天,在刘虞的教化下,乌桓人放弃了游牧习性,转而穿上了汉服,写起了汉字,口中讲起了仁义道德,那他们就不会再被视为蛮夷。
两汉期间,对外的态度就是这样。
你要是不服,咱们就死磕,打到你服为止。
可你要是愿意俯首称臣,并且主动归附华夏文明,那就一切好说。
之前匈奴分裂时,汉朝可是专门将南匈奴迁往河套地区安置,甚至设立使匈奴中郎将一职,派兵保护南匈奴的安全,就是想同化这一部分匈奴人。
由此可见,两汉时期更在乎是文明认同,而非种族认同。
所以林夕的意思是,愿意归附的异族,便慢慢迁徙教化。
至于那些不愿意归附的,就统统杀光。
林朝想了想,便又开口问道:“那以你之意,杀伐和教化,当以何者为先?”
“夕以为,当先杀伐,再教化。”
林夕思考了好一阵之后,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详细说说。”
“胡虏野蛮之甚,与畜生无异。若不先降服其身,又如何能教化其心?”林夕说道,“所以夕以为,先用刀兵,再施教化。”
闻言,林朝不禁点了点头。
林夕这番话,还算有些见识。
一群崇尚弱肉强食的野蛮人,你跟他们讲再大的道理也没用。只有先伸出拳头,将他们摁在地上摩擦一顿后,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听你讲道理。
这便是先降服其身,再教化其心。
林朝继续问道:“若是出兵攻伐草原,子煦以为何者为先?”
“自然是骑兵为先。”
林夕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
草原上可是一座城池都没有,天然便是骑兵最好的战场。
只是……
“咱们徐州,如今有多少骑兵?”
“约四万左右。”
“那就是不足四万,这点可远远不够用啊。”
林朝说着,又对林夕笑道:“子煦,等此间事了,为兄将辞官归居故里。而你,也和贾文和一同幽州养马吧……”
“为何?”
闻言,林夕顿时有些失态。
让他去养马,他能接受,但他不明白自家兄长为何要辞官。
天下还未平定,志向还没功成,此时身退也太早了些吧!
林朝挥了挥手,淡笑道:“不必追问,该你知道的,为兄自然会告诉你。不该你知道的,追问也无益处。”
“这……”
林夕迟疑了半晌,最终只得拱手道:“兄长,夕明白了。”
兄弟二人边走边聊,此时已经踏入了后宅中。正欲向貂蝉闺房走去时,却忽然听到了一声尖叫,紧接着便又传出一阵嘈杂的喧闹声。
林朝顿时皱起了眉头,开口道:“何事如此喧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