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关于铜雀台设立在长安这件小事儿(第 3/4 页)
幽州,广阳郡,蓟县。
光和年间,公孙瓒曾多次远征塞外,打出赫赫威名。
恰逢凉州变乱,边章、韩遂率众造反,朝廷派公孙瓒讨贼平寇,又有功勋。一路从骑都尉升任中郎将,最后又进封都亭侯。
等时间来到了中平五年时,公孙瓒从刘虞镇守幽州边境,多有战功,最后获封蓟侯,进奋武将军。
可以说,公孙瓒是众多讨董诸侯中,起步最早的一个。
又因公孙瓒面貌俊美,作战勇猛,在幽州颇得人望。但凡公孙瓒率军所到之处,皆有良家子争相拥戴,愿为马前之卒。
因此,公孙瓒编练了一支由善骑射的技击之士组成的轻骑兵,号曰:白马义从。
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但终究抵不过出身的高贵。
且看当今天下,除了刘备之外,哪位诸侯不是出身世家豪门,哪位诸侯不是汉室宗亲,哪位诸侯不是煊赫高门。
诸如出身汝南袁氏的袁绍、袁术兄弟,在讨董之前几乎可以说是位卑而言轻,恐有人望而无官爵。
可等到董卓乱政后,二人登高一呼,便引得天下诸侯纷纷景从,实力快速膨胀,活脱脱一口气吃成了胖子。
由此可见,在这个世家豪门把持政权和话语权的时代,你拼尽全力努力的终点,也远远比不上某些后浪的起点。
当然,公孙瓒作为一方诸侯,麾下坐拥数万精兵强将,但名义上还是幽州牧刘虞的下属。
有些事就是这样,名不正则言不顺。刘虞虽然仁善且忠心汉室,处理政务也有两把刷子,但不可能是个白莲花。
最最重要的是,两人对内对外的理念都不合,甚至是背道而驰。
公孙瓒看重军力,主张对内施行严政。
刘虞注重民生,对内主张与民休养生息。
如果说对内方面两人还有缓和的余地,那对外方面,两人有着绝对无法缓和的分歧。
刘虞对外主张怀柔政策,多用招揽之策来抚慰境外异族,使之慢慢同化,终有一日能完全化解边患。
当然,这里的怀柔政策与后世某些朝代的怀柔政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刘虞的怀柔,本质上是以王道施行教化。
简单来说,听话的留下慢慢同化,不听话的杀掉再说。
可公孙瓒出身行伍,自然更崇尚霸道对外。
什么叫霸道?
不听话的杀,敢反抗的杀,听话的……也杀!
只要异族敢出现在幽州的边境线上,公孙瓒只有一个举措,杀!
公孙瓒相信,只要自己杀得够多,那些蛮夷就不敢正视幽州,就不敢侵犯边境。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