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欲行屯田之策(第 2/4 页)
而算赋,则是十五岁至五十六岁的人,每人每年要向朝廷缴纳一百二十钱。
因一百二十钱为一算,所以又称之为算赋。
此外的更赋,则是属于徭役,成年男子从二十岁起,每年都要服徭役最少三个月,因时局变化而加长。
也就是说,大汉的每一户人家,不管你今年有没有遭灾,有没有收成,一家男女老少都得交给朝廷这些钱,或者以实物抵扣。
试想,一个五口之家,男女一起劳作耕种一百亩田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只有三百石粮食,折合成后世的斤两,不过一万七千斤。
而一个五口之家,两个大人,三个小孩,一年要吃多少粮食?
在经年累月见不到荤腥的日子里,又得高强度劳作,每人每天最起码得两斤粟米,才能勉强吃个七分饱。
一天十斤,一年就得将近四千斤粮食。
田租得上交朝廷一千一百多斤,口赋算赋一起是三百钱,此外交钱免更赋又得几百块钱。
此外还得留些粮食当做来年的种子,日常添置一些衣物,盐巴,瓷器铁器,这些都是钱。
所以一年到头下来,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没有天灾人祸的时候,一户人家也不过只能剩下几千斤粮食而已。
若是遭遇天灾人祸,粮食颗粒无收,一家人都饿着肚子,朝廷又来催收赋税的时候,这些农户只有两种选择。
第一,直接造反,掀起民变!
都没了活路,那还不造反等什么?
等着饿死还是被贪官污吏害死?
而整个大汉,这几十年以来,就没有太平过。
天灾导致一部分百姓走投无路,而这些走投无路的百姓祸乱起来,又会导致另一部分百姓走投无路,只能盲目跟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