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群体犯罪的历史(第 1/ 页)

    关于群体犯罪的证据,历史上数不胜数。举个较为典型的事例,如巴士底狱监狱长遇害事件。

    1789年7月14日,当群众发觉国王的一支骑兵队开到巴黎东部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狱时,起义者高喊着“到巴士底狱去!”的口号,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这个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发动猛攻。他们砍断了监狱吊桥的锁链,冲了进去,与守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最后击毙了守军司令,捣毁了监狱,在巴士底狱升起一面红、白、蓝三色旗。

    在这位监狱长的堡垒被攻破后,暴动的群众,那些不知宽容的“无畏斗士”,把这个可怜的监狱长团团围住,当时他正在照顾他代看的精神病患者。这些暴民对他拳脚相加,他们横眉的面目下潜藏着嗜血的獠牙,美德的外衣内包裹的是铁石心肠。

    一个干完活的厨师,因为无所事事,闲得无聊,他好奇地来到了巴士底狱,他原本只是想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好奇害死猫。这时,有人建议吊死监狱长,砍下他的头,挂在马尾巴上。在监狱长反抗的过程中,他踢到了一个人,于是有人建议,让那个挨踢的人割断监狱长的喉咙,这个建议立刻博得了群众的赞同。这个挨踢的人正是厨师。他本无伤人之意,但群体的意见就是如此,众目睽睽之下,他也相信这是一种爱国行为,甚至自以为杀死了一个恶棍,应该得到一枚勋章。他用一把借来的刀切那裸露出来的脖子,因为刀有些钝了,他无法切开监狱长的喉咙,于是他从自己兜里掏出一把黑柄小刀,这个以切动物肉为生的厨师切断了监狱长的喉咙,成功地执行了群体的命令。

    由此可见,从众行为导致我们服从别人的怂恿,因为来自集体的意见更为强大,群体让杀人者认为自己是做了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在厨师看来,他得到了无数同胞的赞同,他认为自己在替天行道,履行正义。这种犯罪动机,从心理上却不是纯粹的犯罪动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仵作惊华 白色口哨 温香艳玉 偏执狂 入迷 撒娇 我这糟心的重生 刺青 魔种降临 谁把谁当真 重生香江 俗人回档 最后一只瓢虫 娇瘾 择木而栖 夜行歌 丞相不敢当 不循(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