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8章这种人,俗称闷骚!(第 3/4 页)
再就是不涉及陶器的具体工艺,只在制作陶器的工具上做些改进。
首先,为了选料,他发明了篾编筛子。
将选中的土料反复碾磨,过筛,得到了一堆非常细腻的黏土土料。
土料晒干后加碳粉,加沙,加水,和泥。
当然,碳粉,沙也是过过筛的。
将和好的揉搓充分的陶泥,放阴凉处静置发酵!
这个时间,他又将朱砂、孔雀石、长石、石灰石、石英等碾磨过筛,然后调成三种糊糊,一种红色,一种绿色,一种白色,这是釉料。
釉实际就是一种玻璃质,成分和玻璃相似。
长石、石英、石灰石很常见。
长石,种类很多,野外随便找一块石头,有点晶性的就是了。
石英,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就是河沙。
石灰石,成分碳酸钙,周围的山脉,主体就是这种石头,什么大理石,汉白玉,大青石等等,成分都是碳酸钙。
这三种是釉的基础原料,形成玻璃质。
孔雀石,铜矿山上找来的。
朱砂是从族长的巫之小屋找来的。
这两种是颜料,加孔雀石,就是绿色釉;加朱砂,就是红色釉;不加颜料,釉料就是普通的白色釉,如果材料精挑细选,烧制技术到位,就是透明的玻璃了。
红色的防风氏图腾所用的朱砂,在他时时刻刻寻找发掘可用资源的目光下,无所遁形。
准备就绪,第二天,叶青开始制陶。
先制个碗吧。
部落吃饭,用的是陶豆,他还是不很习惯。
陶豆脚粗,容器又浅,不方便端拿,盛食物又少。
叶青踩动脚踏板,陶轮开始转动起来。
陶轮转速不是很快,但是足够平稳。
很快一个薄薄的碗开始成形。
换底板,倒过来,加上泥条捏成碗底。
毛胚成了。
随后,在金手指的作用下,他的速度越来越快,连续制作了大量的碗:饭碗、菜碗、汤碗……
过了几天,陶胚静置阴干了,再次上陶轮精修打磨之后,叶青开始上釉。
白色作底,红色、绿色作画。
画什么图案好呢?
想了想,他将当初青铜斧子刚刚铸造出来时,太康伐木的情景画了出来。
嗯,还是由几副画组成的连环画。
他手上的画笔,只是一根简单的芦苇竿,没法画得精细。
画中人,都是火柴人。
他看了看,斧子的重要性没有凸现出来,于是又在斧子周边画了几道光。
画完,叶青自己都笑了……这是小孩子涂鸦啊!
嗯,也算名副其实。
他索性玩心大起,在边上又写上了两个竖排的简化汉字:开天!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