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 301 章(第 2/4 页)

    就算有人会置疑他为何这么精准地利用溴和镁造出照相机,他也不在乎。大不了就来个梦中受神人点化,反正这封建时代人均迷信,满京的天皇贵胄、名臣大儒,哪个不跟神仙勾勾连连,父母或自己梦里被神仙送过点儿什么东西?

    他梦里的神人才送照相机,比送儿子的低调朴实多了。

    他们两人拾起山寨的手艺,去玻璃厂取了合适的镜头,订做相机、相片架,三角架,关起门来化明胶、配硝酸银、熬乳剂,涂布玻璃板……

    显影剂则是用回收的煤焦油中提取苯制成的对苯二酚,倒是又循环利用了一回污染物。

    玻璃板相机制好后,他们两人便亲自搬着三角架下楼,将相机安放在光线最明媚的操场上。这种老式相机外形略似风琴,又像旧时鼓风的皮橐,路过的学生们都以为这是新制的鼓风机,纷纷打探他们是否又要做新试验。

    也算是新试验,就试这照相机。不过不是用它吹风,而是用它拍人。

    宋时抓了几个学生做壮丁,教他们调焦距,换玻璃板,试拍这座经济园的景致。先是用三角架,熟练后还可直接托着相机拍:从操场拍到教学中心,从花木拍到车流,再从宿舍拍到工厂,从工人拍到学生……

    最后则是他们两人的单独合照。

    两人都穿着官袍,合照之前掸平了衣纹,严谨济楚,面庞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照相时两人只是并肩而立,直视镜头,姿势并不特别亲昵;然而洗出照片来,自己都能看出照片上两人情意融融,眉梢眼角萦绕着一片旖旎气场。

    这样的照片送人不太合适啊……

    还是自己收藏了这一版,再制几百张玻璃板,换个姿势、换个地方,照些更合适的照片吧。

    这一照就照出了天津。

    他们将拍摄技术教给学生,在滨海工业园和京中各开了一座照相馆,请两家亲长子弟们同去拍了大郑第一套全家福。待那照片洗出来,他们便再次拜别父母,带着相机和玻璃板、感光和显影之类药剂踏上了旅程。

    这一回他们不单可以画地图,更可直接拍下天下风光,矿藏所在,让后人勘探时更加方便。顺便也在风景区、名胜古迹处合个影,带回家给亲友看,往后年纪大了还可以出本儿游记。

    这辈子虽然注定赶不上微信了,可也还能亲自到亲友们面前晒照片、炫幸福嘛。

    辞京之后,过著名景点居庸关便是山西。踏遍陕西后沿黄河入草原,便是二皇子丰王的封地。二皇子如今独自经营一地,又要理民安政,又要防备异族动静,人却是成熟了许多。再见面时,他也不再打让三元“纳头便拜”的主意,而是平和又不失热情地请他们用了一席草原美食。

    草原特色的烤全羊、涮火锅、手把肉拼着京师风味的炮鹿肉、炙驼峰、烧羊尾,主食还京里常用的香稻米饭,亦有烤得酥香的牛肉馅饼,稍一靠近便嗅到新粮的香气。

    二皇子带着淡淡矜持与得意说道:“丰城才建起不久,无甚好物待客,只有这些自种的粮食、自养的牛羊骆驼和些少野味。”

    这座丰城自本朝以来弃置已久,如今却叫他经营成了比桓凌纳降时宋时给他——给鞑靼降部修建的小区还繁华的模样。城外种的稻谷都是亩产三四石的良种,牛羊也肥壮可喜,随他迁居来的几部牧民已经发自心底地敬爱他,成了他的百姓和壮勇,还有散居的异族千里投奔……

    父皇还疼爱他,特地叫人从陕西修了进河套的铁道,往返关内只消两三天工夫。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魔尊也想知道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太子打脸日常 撒娇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我这糟心的重生 温香艳玉 重生香江 入迷 偏执狂 谁把谁当真 刺青 魔种降临 俗人回档 择木而栖 招摇 神颜主播又封神了 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