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05章(第 1/3 页)

    桓凌担心解读《国富论》的文章不如别人浓墨重彩、感情深刻,其实有些过虑了。

    因为除了他公然往亲朋处寄信吹捧宋时,那几位天使学习完马列主义国富论之后都是密折上奏,直接递到御前的东西,没怎么太敢吹。密折中所奏的工业、化学、物理之类新说颇有些难解,新泰帝只浮光掠影地看了看,提笔批道:“汉中府今夏可还收了祥瑞?”

    祥瑞倒算不上祥瑞,只是一麦三穗到五穗,比不得去年秋的十三穗惊艳。

    众人虽不像宋时那样见识过农科院良种种出的七穗麦,但经去年进的嘉禾洗礼,眼光都高了,看地里一束束也是金黄饱满的麦穗都觉得不够争气。

    差着水稻近十穗呢,又不挨个六穗、九穗的吉利数,这可怎么叫得了嘉禾?与其下田看这些麦穗,不如用心研究如何用硫酸精炼磷肥,明年争取种出十五穗的嘉禾。

    不过圣上亲自过问的,自然要精心挑着好的进上。众人收了密折,便趁上课时报告宋老师,叫他挑出籽粒饱满的好麦粒,照旧用玻璃盒封装好送上京。

    宋时又广派人往实验田里挑穗多、饱满的好麦子,抢收时先单将这几处连根刨出来,收起来晾作植物标本,之后才让人用镰刀、钐子收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有三十余座试验田丰产兼出嘉禾的实例在先,又有一冬天的软广硬广宣传在后,自从去年冬小麦下种时起,汉中城里凡有田地的人家,也不管大户小户,都各自盯着附近的府城试验田学。

    不光是附郭的南郑县,上下游的沔城、褒城、城固、洋县……乃至更远处的州县县令都写了书信、派劝农官来求教种法。

    宋知府断没有厚此薄彼的,便把自己在福建修水利、种小麦的经验教给他们。至于肥料倒是各县按需购买,便是不买肥料,只要能把水利设施建好,保墒保水工作作好,自然也有增产之效。

    也有几处邻近汉水,水路方便的富裕县舍得花银子买好肥料,便留劝农官在府县之间往来奔波,细细学着他们的种法。如此从播种盯到越冬、从越冬盯到返青、从施肥盯到用药,从松土盯到引水……

    五月收麦,不到八月,各州县便缴齐了今年夏税,将该运输边关的粮食和税银押到了府城。

    粮食解往陕西镇军中,税银则同圣上钦点的嘉禾一道,由转运官解往京城。因献嘉禾是桩露脸的大事,宋时又请周王安排了一位心腹太监、一名有才干的清客、一名得力将领押阵,与府中官吏一同进京。

    周王自己不能进京,念及父母妻儿,便写了许多信回去,在信中叮嘱王妃自描小照,并画几张皇子的小照寄来。

    一面交待着进京之后的事,一面满心希冀地期盼着:“过了十月贤儿便满周岁,也可接来汉中了,也不知他还认不认得父亲……不成不成,十月天气正冷,元娘弱质纤纤,贤儿又小,怎么经得起二千余里地颠簸?还是待他再大些……”

    宋时和桓凌在旁听着,也叫周王勾起了思亲之意——但好在他们俩小两口儿过日子,想家总想得少些。两人回家也商议着派个家人送信进京,顺便还能打听打听他们的论文在京里口碑如何,朝中又有什么新说法出来没有。

    反正两家在京都有亲人,也不必多派人,只各安排了个懂事精细的亲随,带着今年新麦、棉线毛线的衣裳、关外来的好皮料、红花、天麻、党参、当归、杜仲等药材回京。

    那两个家人乘着运粮的船进京,又有周王的人看顾,一路稳妥便捷,到京里各取了自家的礼物回去,到家代主人问候亲戚长幼,又尽职尽责地问他当日寄回京的文章可有人评论什么没有。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仵作惊华 白色口哨 温香艳玉 偏执狂 入迷 撒娇 我这糟心的重生 刺青 魔种降临 谁把谁当真 重生香江 俗人回档 最后一只瓢虫 娇瘾 择木而栖 夜行歌 丞相不敢当 不循(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