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91章(第 1/3 页)

    “农者,生财者也。”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则财恒足矣。

    《大学》这段便是明明白白讲出了生财之道当以农为本。农为民生本业,唯有用心经营田土、修建水利,从田土中多产粮人,方能使国家稳定、人民丰衣足食。若然土地荒芜,百姓不肯用心耕种,一块田地间只产七八斗麦、一二石米……

    纵能凭末业为朝廷聚得再多钱财,百姓食不裹腹,天下如何不乱?

    台上的庞举子还有点做八股的习惯,先拔高立意,讲了“农业为本”的要义,然后才翻开讲义,如读书般讲着水稻常见病状反应的问题:刚栽下去时叶尖变赤是缺草木灰精肥;株身矮小、呈黄绿色是缺农家肥;叶片细弱暗绿,甚或带赤点的,便是缺了宋大人亲自寻出的磷肥。

    若刚栽下秧苗时根插不深、田中水多,泡伤了根须,就容易出这种问题。但若根茎无伤而见稻禾生长缓慢,有他讲过的情形,便是缺了肥料,可以到汉中经济园去买。

    汉中府城东西七十五里、南北二百一十七里地界,他们都跟着宋大人走了个遍。凡本地不同地型地势、水旱田土,都圈了专门的试验田,凭府衙财力试验肥料配方,这才验证出最恰当的用肥配比与数量,用后定可保证丰产。

    若不舍得买肥料,要自己追肥,也可以记下稻禾异状,到宋大人划定的三十一块试验田所在,询问专门耕种试验田的农把势,他们都有经验。若然这些人都解决不了,那就到汉中学院寻专修农学的学生,自然能给他们解答。

    台上庞举子的讲学中夹着广告,广告中杂着农学,深入浅出,全情投入;台下正坐着几个给宋大人看过试验田、对照田的庄户,兴奋地高谈阔论,讲述经验。台上台下的话语相互呼应又奇异地互不干扰,来看戏的庄户听了台上听台下,听了台下听台上……

    纵然记不全台上的“要使人之力足以治田,田之收足以食人”,台下的“返青分蘖期因缺草木灰精而生赤枯病”,但在这两批人数次反复强调下,都已经记住了“水稻有异状找汉中学院”。

    宋知府要他们记住的就是这点。

    就是办高价考研培训班,一堂课上下来也有的是学生脑中空空,如同没上过这课,何况这些来看热闹的乡民?

    能让他们记下些现代耕种知识固然可喜,那些记不住专业知识的也不要紧,能知道耕种时向谁取经,用肥料到何处购买,就是他们宣传工作的最大收获了。

    宋大人摸了摸下巴,捋了一把尚没留起来的胡子,含着几分得意自矜对周王和未来的学员们介绍道:“‘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农桑为天下之本,下官开办汉中学院,培养的断不是那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腐儒,而是懂实学、专本业的真名士。”

    每回休沐日,他带学生读书之余,总要领他们到汉中经济园和各区试验田看看,讲解其中所含“物理”,还布置了观察作业。

    一月一篇,写成千字小论格式,交他亲自批改。

    “致知在格物”么。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格完之后再写成文章,不仅能“豁然贯通”天理,还能兼顾着练习考试文体,到考场上自然“下笔如有神”了。写论文亦不能全盘照抄老师教的,须得过自己的心,如此写过的东西也就能牢牢记住。

    胸中有物,到上台讲学时便可信手拈来。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仵作惊华 温香艳玉 白色口哨 偷香 入迷 偏执狂 魔种降临 谁把谁当真 丞相不敢当 最后一只瓢虫 娇瘾 刺青 撒娇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不循(重生) 夜行歌 痛仰 俗人回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