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 3/4 页)
你!你的心思放在官场了,今天要是你当上市委组织部长了,恐怕早就雄赳赳、气昂昂的了。妻子没好气地说,你要是阳痿了,天下的男人都成了太监!
一句话逗得穆干生笑了起来:你这话说得就太言过其实了。
说来奇怪,穆干生这一笑,居然把心中的那些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随即搂过妻子,陡然间就斗志昂扬了。
妻子一边迎接丈夫的狂轰乱炸,一边说:你真变成阳痿了,有你这样的阳痿吗?
第二天上午十点半,中南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集聚中南宾馆,早早地都按席卡入座。
省委组织部长盛国华亲自来了,市委书记彭成仁和市长张正民提前在宾馆门口迎接。这种场合下,穆干生本是不够资格出席的,可他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偏偏廖吾成今天一早去省里报到,穆干生只能和另两位副部长以及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两个干部处长赶来插科打诨。
盛国华一行提前五分钟到了,驶在前面的是市委书记彭成仁的奥迪a6,第二辆自然是省委组织部长盛国华的国产宝马。奥迪a6在a楼门前一停下,彭成仁大步跑到宝马前,伸手拉开车门,护着盛国华下车。
第三辆帕萨特轿车在宝马后面停了下来,下来一个高个子、瘦身材的中年男子,盛国华和彭成仁看着中年男子,盛国华说:老方,之路同志。
方之路大步走到彭成仁面前,紧紧握住彭成仁的手:彭书记,我先向你报个到。
盛国华说:之路同志是省委组织部的笔杆子,对组织工作颇有研究。
好啊,我们中南的组织部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彭成仁握了方之路的手,又朝后面的几位随行人员挥着手,请大家到会议室吧!
盛国华和彭成仁在前,方之路和张正民随后,众人簇拥着几位领导向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门口一行人见彭成仁、盛国华一行健步走来,市委办主任辜兴东带头退到一旁,彭成仁拍起手来,会场里众人都站了起来,大家也都响起了掌声。这时,一位身着旗袍的女子上前引导领导们入座。
穆干生和市委组织部一行不知什么时候坐在后面远远的位置上,也没有领导们理会他们,心情自然好不起来。
彭成仁和盛国华耳语了几句,转身对着话筒,刚喂了两声,会场上已寂静下来。彭成仁主持了会议,首先欢迎省委组织部长盛国华同志宣布省委关于方之路的任命决定。
穆干生远远注意着主席台上几个人的表情,唯有盛国华的脸上堆满了严肃,按说在今天的这种场合,作为省委组织部长应当轻松愉快,为什么满脸的沉重!彭成仁在简单的主持词中只宣布省委组织部长盛国华,而在省委组织部长前面缺少了重要的头衔——省委常委。这时穆干生才想到,盛国华上任省委组织部长已经一年多,中央一直没有把省委常委这顶帽子给他戴上。按照现行干部管理规定,各级党委组织、宣传部门的一把手,一般都应该为同级党委常委。虽然常委是一个虚设职位,可其中的含金量就大不一样了。就像现在的盛国华,虽然是省委组织部长,可还只能作为省委部门的主要领导,还只是一个正厅级职务,当然不够资格进入省委领导的班子。而省委常委就不同了,常委是省委领导成员,是副省部级高级领导干部。想到这里,穆干生也十分理解、同情盛国华了。至于盛国华为什么迟迟没有获得省委常委的头衔,说法比较多,版本也各不相同。穆干生在众多版本中,认为说法最可靠的,还是盛国华任市委书记期间的问题,尤其是他任西臾市委书记时和市长胥西姚之间的矛盾。据说两人当时作为*****,工作并不协调,胥西姚早盛国华一年多调省建设委当主任,不久东窗事发,而胥西姚进去之后揭发了盛国华许多实质性问题,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盛国华的省委常委还能任下来吗?
可以想象得到,盛国华虽然官至省委组织部长,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称心如意,不仅渴望着省委常委这顶贵冠能够早些落袋为安,而且每时每刻都提心吊胆,唯恐胥西姚把他拖下水。
彭成仁举起双手,大声说:欢迎盛部长代表省委作重要指示!
盛国华仍然黑着脸,虽然抬起头,目光没有落在哪一个角落,只是在会场上游离了瞬间,便低头看着面前的文件。
现在我宣布省委任职通知:经省委常委研究决定,任命方之路同志为中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谁都没有想到,盛国华念完了文件,连一句话也没讲,会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冷场,彭成仁回头看看盛国华,盛国华仍然低着头。彭成仁只好宣布下一项程序。
方之路的讲话是一种程式性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自然也显不出什么特别之处。最后,彭成仁代表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全体干部对方之路同志表示欢迎。他今天既是主持人,又是市委书记,只能顺着意思说些场面上的话,看得出,彭成仁并没有动脑子,也没有事先准备,并没有什么新意。穆干生听得出,方之路只不过是市委常委当中的一员,在彭成仁的领导之下,盛国华虽然身居省委组织部长,可还是光头组织部长,省委常委会上他只能列在列席会议人员的名单里。如果省委常委举手表决的话,他当然没有举手表决的权利。
会议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直到吃中饭时,穆干生才有机会和方之路见了一面,会上彭成仁说了,下午方部长去市委组织部和同志们见见面,明天他和方之路交换意见,介绍情况。
吃了中饭,盛国华一行走了。方之路由市政府办安排在宾馆住了下来,穆干生和市委组织部另外两个副部长、办公室主任去房间看望了新部长。方之路说让办公室主任朱志明下午两点半来接他去组织部,简单和同志们见个面。
下午两点钟朱志明开着廖吾成留下的奥迪轿车来到宾馆。
奥迪轿车驶进市委大院,快到市委组织部大楼时,方之路说:朱主任,听说市委组织部大楼前有一棵千年古槐树啊!
是啊,方部长过去来过吗?朱志明说,这棵古槐造型奇特,像一棵大盆景,更奇怪的是这棵古槐一半已经干枯,另一半却繁荣昌盛,年年生枝开花。
说话间,轿车已经停在大楼前的广场上,朱志明迅速下了车,为方之路开了车门,方之路站了下来,望着那棵千年古槐树,感慨道:真是一棵奇树啊!说着向老树走去。
方之路绕着古槐转了两圈,然后向大楼走去,这时穆干生带着组织部的处长们迎了出来。方之路一一握着同志们的手,大家都说欢迎方部长的到来。
三楼会议室里,几十双眼睛一齐焦聚在方之路身上,方之路挥着手,走到主席台正中,三位副部长依次而坐,方之路已是市委组织部的当家人,他没让副部长们主持,自己唱了起了独角戏,首先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接着就发表了就职演说。
看来方之路是有准备而来,不仅讲了国际国内形势,还反复强调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穆干生不时地看着身边的方之路,总觉得方之路的讲话是抄来的****评论员文章。他想,也许是因为方之路在省委组织部研究室干得时间长了,但他觉得方之路讲的没有什么新的思路,都是一些报纸、文件上的理论,但是方之路的音调很高昂,情绪也很振奋。这时,穆干生突然发现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了两下,知道是短信,穆干生已经形成习惯,每当开会时总是把手机调到振动上。这会儿他轻轻取出手机,偷偷瞥一眼手机上的短信:1958年。
穆干生有些莫名其妙,这叫什么短信,让人抓不着头摸不着尾的。这样的短信当然不可能署名作者的,让穆干生奇怪的是发短信的人连手机号码也没留下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