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红外线报警器(第 3/4 页)
不必考虑照度条件,昼夜均可用,特别适宜在夜间或黑暗条件下工作;
由于无能量发射,没有容易磨损的活动部件,因而功耗低、结构牢固、寿命长、维护简便、可靠性高。
有了红外线报警器,不管敌方高手的速度有多快,都会触发报警。比如,扶滨偷酒的时候,若是安装了这个,妥妥的被发现。
不过,制造起来并不容易。
最重要的一个部件,是基于热电堆的硅基红外传感器。大量的热电偶堆集在底层的硅基上,底层上的高温接点和低温接点通过一层极薄的薄膜隔离它们的热量,高温接点上面的黑色吸收层将入射的放射线转化为热能,由热电效应可知,输出电压与放射线是成比例的,由此可判断出温度。
这里用到的一个重要材料,硅,是半导体的主要材料。
硅是地球上仅次于氧的化学元素,因为硅和氧有强烈的亲和力,所以在自然界没有游离态的硅存在,主要以它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比如,砂子、石英、水晶等等。
而要获得单独的硅元素,只能从硅酸盐矿中提取,如花岗岩、角闪石、石棉、长石、粘土和云母等。
从机械化,走入电子化,硅是最重要的一种原料。
不管是制造无线电台,还是探测器,以及以后更精密的应用,都离不了硅。
这个,方昊早就安排酒衡开采提取了。
电报机的二极管,以及金属探测仪的半导体材料,都已经应用了硅。
而吸收红外线很简单,黑色可以吸收所有光,反射很少,自然也吸收了红外线,再经过半导体硅进行热电转换,测量出温度,即可知道是否有人来袭。
理论上并不难,但要制作起来,还需要配合电路,以及硅晶片的蚀刻。
方昊讲了很久,研究员们认真听,不懂的大家互相讨论。
整整一天时间,才算理清楚理论与工序上的难点。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