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梦的解析与应用2(第 3/4 页)
你在每次考试前都非常恐惧。
你认为只要世界上有其他男人在,就没有一位女孩子真正地对你关心,你永远害怕上司的批评。
我们再看看你做梦那天的事吧。
你努力避免的事又发生了——你的上司责备你。
你再度开始感到那种不如别人的老感觉了,但是你把它搁在一旁。
你没有感到不安及沮丧,反而感到疲倦。
然后你看了一场电影,它触到你的老梦想,银幕上的英雄以前是位为人轻视,毫无作为的年轻人,然后成为可赞扬可敬佩的国家救星,你把自己当做那位为人敬仰,为人欢呼的英雄,正如你年轻时所作的白日梦一样。
难道不明白,你并没有真正的放弃以前退缩入荣耀幻想的行为?
你并未把那使你退回幻想王国的桥烧掉,反而在任何时候只要现实是失望且恐怖时,又开始退回幻想。
然而我们不是明白这一事实,反而更产生你所十分害怕的危险,使你仍然幼稚天真,使你无法成熟,并无法成为受人们及自己尊重的人吗?
在这个经典的案例中,心理专家正是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诱导这个律师一步步触及到了他内心真正的想法,让他明白了自己这个梦的真正含义,也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性格中隐藏的内容。
复合杂糅式解梦法
直接破解式和循序渐进式是两个极端,而在实际解梦中,更多采用的是这两种解梦的复合杂糅式。
也就是说,解梦者一语道破梦中某些部分解梦义,以此启发梦者,让梦者说出有关的事件、想法等,然后,解梦者以此为根据,再直接破解梦的一个部分,或者让梦者通过联想,自己弄懂另一个部分的意义。
通过下面这个案例,你可以对混合式解梦方法有更加清楚的了解。
解梦有个女孩做了这样一个梦:“我和妈妈姐姐坐在一辆汽车上,下车后发现有两条路。
一条通往一个拱门,拱门有铁栅栏,栅栏后似乎有绿叶,另一条通向火车站……”
解梦者:“坐汽车在这里象征解梦和妈妈姐姐在一起的生活。
下车后发现有两条路指你现在面临的生活选择。
梦中这两条路就象征着你生活中的两条路。
第一条路上有拱门,有铁栅栏,还有绿叶。
铁栅栏象征障碍,说明这条路上有障碍,那么,在你实际生活中,这是指哪一条路呢?”
“我想指出国的路吧,铁栅栏表示办出国很难,拱门让我联想到飞机场,至于绿叶,我记得爸爸出国后说过国外绿化很好,皮鞋可以一周不擦仍很光亮,给我印象很深。”
“那么火车站、示在国内吧?
因为坐火车是国内常见的。”
“是的,我们去了火车站……后来到了一个地方,像饭店前厅。
我们在长条桌边吃饭。
吃盐水花生豆。
我的男朋友吃鸡翅和青菜。
姐换了盘花生豆,大了点,但是放在桌布上吃不用盘,有两个农村姑娘想换花生豆人家不给换,自己也想换觉得脏没换。
……”
“吃的饭代表生活水平。
盐水花生豆代表较低的生活水平。
你的男朋友能给你带来高一些的生活水平,鸡翅和青菜……”
“还不是很高,梦中我梦到有人在喝酒,那意指更高的生活水平。”
“是的。
你姐姐想换个伴侣,但你认为那也不过是换一盘大点的花生豆而已;当然农村姑娘这类人想换还换不到呢!但是你仍旧觉得换个更好些的男朋友这种事你是不愿做的,因为‘脏,也就是违背了你的道德标准。”
“真的是这样……”
“坐汽车在这里象征着你和妈妈姐姐在一起的生活。
下车后发现有两条路指你现在面临的生活选择……”这是解梦者对女孩梦境含义的最初解梦,并且他将这种含义直接告知了对方,目的也是引导对方对自己的梦境做出更加合理、更加理性的描述,从而逐步揭示出这个梦境的最终含义。
自我观察式解梦法
梦这种现象和许多其他现象不同。
我们可以和几百人一起观察海市蜃楼、雨后彩虹、潮汐等自然现象,而从不可能有两个人一起进行同一个梦。
虽然我们可以用脑电图、测量眼动等方法判断人是否正在做梦,但是我们绝不可能知道他梦见了什么。
因此,证明梦的意义或进一步研究梦,都不能不依靠梦者的自我观察,这种自我观察的方式也可以称为内省法。
在心理学研究中,内省法是最早被使用的方法,但是后来心理学放弃了这种方法,至今这种方法仍然不太受重视,原因就是内省法有它的局限性。
其局限性主要包括:
1.干扰。
内省活动会干扰正在进行中的心理活动。
在半醒半睡时,如果努力内省努力记忆梦,则梦就会停止,而人会醒过来。
2.欺骗。
如果一个人讲述了一个编造的假梦,或者他改编自己的梦,我们不能直接看出来,判断真假也并不容易。
3.遗忘。
在做梦的时候人不能讲述或记录自己的梦,人只能在做完梦醒来后才能讲述梦,而这实际上是回忆梦。
梦很容易被遗忘,所以人们讲出来的梦只是真实梦的一些片断。
4.无法重复。
绝大多数梦是一次性的,它们出现一次,然后就再也不出现了。
少数梦虽然会重复,但是我们也无法有意让它重复。
我们不能说:“昨夜的梦没看清楚,今天让我重新梦一次。”
5.难以控制。
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控制自己的梦。
在自然科学中有这样的原则:认为只有两个以上的人同时观察的同一事件才可信。
并且一个现象必须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能重复。
如果按这个原则,梦是不可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的。
梦既不能由两个人同时看到,又不能重复。
但是,内省法并非毫无借鉴意义的,通过对内省法细节的一些完善,可以得出一些新的内省方法,从而增加这些观察结论的可信度。
新的内省方法主要有三种:自然内省法,即让梦者讲述或图画等手段表述梦;内省印记法,即用不同的人的梦或其中材料作旁证;控制内省法,即控制某种条件进行内省,例如让一个人吃咸菜后观察他看是否会做饮水的梦。
通过以下原则,可以保证这些新的内省法的可靠性:
一、判断做梦者描述梦境时有没有有欺骗的动机,从而判断他的内省报告是否真实可信。
这个原则的意义是,如果讲梦的人不想欺骗我们,他的话就可信。
那么如何判断讲述梦的人没有欺骗动机呢?
这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如果讲述出来的梦不会给讲述梦的人带来实际利益,则他的内省报告不大可能会有欺骗,从而有可信性。
《后汉书·冯异传》中有一个例子。
刘秀问冯异天下的形势。
冯异说现在天下无主,劝刘秀即位做皇帝。
刘秀这时讲了他的梦:“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
在中国古人心目中,梦见龙或上天都预示着梦者将成为帝王,于是冯异解释说这梦表明刘秀命定要做皇帝,刘秀也就同意即位了。
这个梦对刘秀就很有益。
因为刘秀很想做皇帝,但是按中国人的道德传统,他又必须竭力推辞,直到有强有力的做皇帝的理由使他无法推辞才能接受。
梦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是他接受做皇帝建议的最好借口。
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大量这类的梦,可信度都是极低的。
这类梦不可以用来作证据。
2.如果讲述出来的梦会给做梦者带来危害,或者包含着做梦者不愿意暴露的内容,则他的内省报告不大可能有欺骗,从而有可信性。
例如,一农民说他做梦当了皇帝,因此而被皇帝杀死。
那么他的梦就有很高的可信度。
再有,如果梦暴露出梦者不愿意让人知道的心理内容,如对亲人的愤恨;不合道德的性冲动等,这个梦就有一定的可宿度。
某女大学生在旅途闲谈中对一个第一次见男学生讲了一个梦:“一个男的要给我打针。
我有些害怕,那个男人说,不要紧,吃了这片药就没事了。”
这个梦的意义其实可能是这样的:那个男人想和她性交,她害怕怀孕,于是那个男人说吃了避孕的药就没事了。
显然这个女学生不会愿意对一个刚认识的异性公开自己的性生活,所以这个梦也有可信度。
3.如果讲述梦的人很诚实,他的内省报告有可信性。
相反,如果讲述梦的人喜欢哗众取宠,出风头,他的梦可信性就差。
因为他有可能故意把梦“改编”得更为离奇,以图吸引别人的注意。
4.如果讲述梦的人对梦没有一种极为固定的信念,则他的内省报告有可信性。
假如梦者是坚决信仰梦是一种预兆这种信念的,他可能会报告一些梦准确地预见了未来的梦。
而实际上也许是这样,当一件大事发生后,他在记忆中的许多梦里找到一个和这件事似乎有关系的梦,并且有意无意地改造这个梦,使它似乎成为了预兆。
坚信其他梦理论或梦信仰的人也很容易无意识地歪曲梦,使之与自己的理论信仰相合。
二、如果梦者是在刚醒时报告梦,则他的内省报告有可信性。
讲述梦的时间距梦发生的时间越近,可信性越高。
由于我们对梦遗忘得很快,所以在刚醒时报告梦可以大大减少遗忘。
如果一个人讲述一个几个月甚至几年前的梦,那么他的讲述可信度极低。
因为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梦的绝大部分细节已经失去了。
如果在刚醒时就把梦记录下来,这个记录也同样有可信性。
三、如果讲述梦的人缺少编造假梦的能力,则他的这个报告有可信性。
一般来说,儿童的梦报告比较可信,因为他们几乎不可能编造一个假梦而不被识破。
不了解梦的任何科学知识和理论的人,却报告了一个复杂的并且切合某种理论的梦,则我们认定这个梦有可信性。
例如,一个完全不懂弗洛伊德梦理论的人,却报告了一个典型的由凝缩作用形成的梦,则有可信性。
四、如果有相似的梦互相印证,则梦报告的可信度增加。
印证的梦越多,可信度越高。
假如过去从没有人报告梦见了有颜色的事物,所有人都说梦是黑白的,只有一个人报告说“我做了一个彩色梦”,我们对他的报告不可轻信。
而当许多人都说自己做过彩色梦后,我们可以相信彩色梦确定存在。
一般来说,毕竟不大可能有这么多人说同样的谎言。
梦的情节也可互相印证。
例如,某人报告说他梦中被追赶,他想跑但是跑不动,后来就吓醒了。
如果别人也报告过类似情节,则这个梦报告有可信性。
梦的结构也可以互相印证。
例如,某人报告她相继做了两个梦,这两个梦完全相反。
前一个是她和男友一起站在帆船上,周围是阳光灿烂的大海;后一个是她独自在海水里站着,马上就要被淹没。
看起来这两个梦不如说是同一个梦的两个部分,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说明了这样一个主题,过去的幸福和今天的孤独。
那么,事实是这样吗?
梦会采取这种对比的方式吗?
如果我们不止一次地发现这种前后对比的梦,我们就可以肯定梦的确有这样一种结构。
五、如果梦的形式和内容符合梦的一般特点,则这个内省报告有可信性。
例如,大多数梦是主要由视觉形象构成的,很少有长篇对话。
那么某人报告说他梦里看到什么事情就较可信,而他说他在梦里听别人讲了几百句话就不可信。
一般来说,梦中数学计算能力较低,如果有人说他在梦里准确地计算了复杂的数学题就不可信。
但是,如果梦见有人说了很多话的梦者是盲人,梦中计算能力较强的梦者是数学家,这种内省报告就不能说完全不可信。
六、如果梦的内容与梦者所受的刺激及生活事件有关联性,则他的内省报告有可信性。
这种情况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如果梦的内容与梦者做梦时所受到的内外界刺激有关,则有可信性。
例如,睡梦中听到门铃响,稍过一会儿梦者醒来,说梦见到寺庙游览,塔上风铃在响。
再如,梦中大吃大喝,稍过一会醒来发现自己很饿。
2.如果梦的内容与梦者近期的生活事件有关,则有可信性。
例如,某人梦见一条白蛇咬他。
解梦者让他回忆前一大发生过解梦事。
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和一个同学吵过几句,然后说,这个同学穿的是一件白衬衫。
梦和这一事件之间有相关:白蛇——穿白衬衫的人。
此梦有可信性。
3.如果梦的内容和梦者过去的重大生活事件有关,则有可信性。
某女生常做一个噩梦,梦见窗子开了,一个长毛怪物站在窗上。
据调查,她曾被入室强奸,当时罪犯就是越窗而入的。
因此,此梦有可信性。
掌握了以上原则,我们大体就可以判定某个人所讲述的梦大致是可信的。
当然,实际应用时,不可能每个梦例都能满足以上所有这些原则。
一个梦能满足的原则越多,它就越可信。
掌控情绪式解梦法
在你对一个梦拿不准怎么释的时候,梦中的情绪可以为你提供线索。
因为梦的情境经过了象征和其他方式的加工,和实际情况有很大不同。
但是梦中的情绪却大多保持不变。
正如一个叫史笛克的人所说:在梦中如果我害怕强盗,当然这强盗只是想象的,不过那害怕却是真实的。
也许有时候梦中没有强盗,只有一些看来毫不可怕的事物,但是你仍旧很害怕。
这也一点不奇怪,因为这“不可怕的事物”经分析后,一定代表着可怕的事物。
反之,梦见本应很可怕的事物却不害怕也不奇怪,这事物必定代表着某些不可怕的事物。
例如弗洛伊德所举的一例:梦者在沙漠中看到三头狮子,其中一头向着她大笑,但她并不感到害怕。
为什么不怕呢?
却原来她父亲留着一把大胡子,就像狮鬃一样。
她的老师的名字和狮子一词发音相似。
有人送过她一本题为狮子的歌谣集。
这就是她梦中的狮子。
有什么可怕呢?
另外,当天她还见过她丈夫的上司,这上司个头很大而且是重要人物,她用狮子象征他,也谈不上要怕他。
再如我梦见在一个公园玩,公园里人山人海,不过我却觉得很可怕。
在想我为什么害怕时,我脑海里提供了一个答案:也许这些人不过是幻想,并不是真的人。
于是这可怕也就可以理解了。
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完全空虚,这是多么可怕的生活啊!不是吗?
我梦见在一个公园玩,里边没有一个人,安静而且很好看,不过我觉得很可怕。
因为我想到,也许有许多我看不见的幽灵存在,在山石后花草边看着我。
这不可怕吗?
也就是说,在看起来平静的人际关系中,实际上并不平静,不知有多少小人在暗中窥视着你。
如果梦想表达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违背自己的道德观,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没什么关系,只需要用一些难懂点的象征就是了。
在这一点上我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有时会伪装。
但是我认为梦多数时候不伪装。
比如一个人怨恨他父亲,想杀了他。
他可以梦见自己格杀了一只猛虎,感到十分高兴。
这样他的道德观就不会反对了,杀虎难道不道德吗?
但是有时梦没有伪装也没有象征就把他的愿望“演出来了”,比如他梦见他父亲死了,这时他本该高兴,因为他父亲是个暴君似的人物,对他太凶暴了。
但是盼父亲死的这种梦自己又不能接受,于是梦就会采用另一种伪装方式。
那就是:装得格外悲痛以掩饰自己的高兴。
于是梦者梦中会非常悲痛。
在清醒的时候人们不也会这样吗?
当他们在心目中轻蔑自己的上司又不怕得罪他时,他们装得格外恭敬。
当一个女孩单恋一个男子又不愿承认时,她会对他显得格外地冷淡。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