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三国两晋南北朝(3)(第 3/4 页)
传说他曾于寺内面壁九年,后传法给慧可。
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
达摩长期打坐修炼,为活动筋骨,创造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少林拳法。
公元574年,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坏,大象年间重建,改名为陟岵寺。
隋代又恢复旧名,日渐发展为北方一大禅寺。
花木兰为何被称为女中豪杰?
花木兰是北魏人,她上有年老的父母,下有幼小的弟妹,一家五口人过着小康生活。
花木兰没上过学,跟着父亲学习写字、读书,平日在家织布、做饭、洗衣、喂猪,样样都做得又快又好。
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
一天,花木兰正在家里织布,突然,衙门里的差役送来征兵的军贴,要征花木兰的父亲去当兵。
父亲已经年过半百,怎能去从军打仗?
花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
怎么办?
花木兰想:要是有个人能代替父亲去从军,那该多好啊。
谁能代替父亲呢?
看来只有自己。
可是女子怎么能从军呢?
招兵的怎么会收留一个女孩子呢?
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女扮男装。
花木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父母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同意了。
于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拜别父母、弟妹,上路从军去了。
行军作战十分艰苦。
战士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勇敢粗犷,有的机灵细心。
花木兰害怕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看穿,处处都倍加小心。
白天行军,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花木兰紧紧跟上,从不掉队;夜晚宿营,她和衣而卧,从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冲杀在前,从不懦弱。
从军12年,花木兰参加过许多次战斗,立下了不少战功。
同伴见了她,个个都竖起大拇指,赞扬她是个有志气有本领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队伍凯旋归来。
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根据功劳大小给予赏赐,有的升了官,有的得到了珍宝财物。
花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愿意要财物,她希望得到一匹能够远行的骆驼,好让她赶快回到家乡。
皇帝满足了花木兰的要求,并且指派她的同伴护送她回家。
花木兰将要胜利归来的消息传到她的家乡,她的父母听说了,非常欢喜,老两口急忙互相搀扶着,赶到城外去迎接;妹妹听说了,立即梳妆打扮,烧好开水沏好茶;弟弟听说了,赶紧磨快了刀,杀猪宰羊,准备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
花木兰回到自己房里,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贴上花黄(古代妇女的装饰品),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
同伴们见花木兰一身女装,都万分惊奇,没想到自己的战友竟是一位巾帼英雄,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我们跟木兰同行十二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中豪杰啊!”
后废帝刘昱死在谁的手上?
南朝刘宋政权自刘裕后,一代不如一代,皇位传到后废帝刘昱时,刘昱整日出游,途中遇到稍不顺眼的人即任意屠杀。
阮佃夫与直閤将军申伯宗等相谋,欲乘刘昱出游时,逮捕并废除他,改立安成王刘准。
事机泄露,刘昱下令将阮佃夫等全部诛灭。
此时,萧道成极有威名,刘昱几欲下手。
萧道成忧惧,暗中与袁粲、褚渊等商议废除刘昱、改立他人,袁、褚二人皆不愿支持。
萧道成的功曹纪僧真却向他建议说:“今朝廷猖狂,人不自保;天下之望,不在袁、褚,明公岂得坐受夷灭!存亡之机,仰希熟虑。”
萧道成遂下定了自己起兵的决心。
萧道成的族弟镇军长史萧顺之等均建议他利用刘昱喜欢出游的弱点,谋划成功之策,这样既容易成功,又可避免万一失败全族被灭的大祸。
萧道成遂采取宫廷政变的手段。
为此,萧道成秘密勾结越骑校尉王敬则,皇帝的左右侍卫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25人,时刻寻找可以动手的机会。
一次,刘昱又出游酒醉后,宿于仁寿殿。
王敬则、杨玉夫、杨万年等乘刘昱熟睡之机,以皇帝的防身刀割下他的人头。
由陈奉伯将人头送至萧道成府中,萧道成即刻进入皇宫,以太后的诏令,拥立安成王刘准即位,这便是史称的宋顺帝。
萧道成建齐后进行了哪些改革?
萧道成,字绍白,南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
公元479年,萧道成威逼宋顺帝下诏禅位。
四月二十一日,到了临朝的时间,宋顺帝却不肯出来。
太后十分恐慌,亲自率宦官在佛盖之下找到宋顺帝,强迫宋顺帝行禅让礼,并把他迁到东邸。
宋司空兼太保褚渊奉玺绶率百官劝萧道成登位。
二十三日,萧道成即皇帝位,国号齐,史称南齐或萧齐,改元建元,是为齐太祖高皇帝。
即位后,萧道成改革宋以来的暴政,提倡节俭。
他在位期间,注意减免逋租宿欠,限制诸王营建私邸。
公元479年,萧道成为了进一步提倡节俭,下令禁止募部曲。
萧道成在位4年间,还引进了一项重大措施,就是整顿户籍。
公元482年,萧道成病死,庙号高宗。
为什么说萧宝卷荒唐无度?
齐明帝萧鸾在位只有5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萧宝卷即位,这就是无能的东昏侯。
萧宝卷喜欢毫无节制地游玩,出游随心所欲,既无定时,也无定所。
每次出行前都由士兵开道,把路边老百姓赶走。
他还经常在凌晨时分出游,居民只要一听到鼓声就马上跑开,甚至往往连穿衣服鞋子的时间都没有。
一次,萧宝卷发现一位妇女因临产而没有及时躲藏,竟下令剖开妇女的腹部看看是男孩还是女孩。
还有一次,一个老和尚因患病不能行走,躲在草丛里,被萧宝卷发现,命令左右人用箭射,老和尚身中数箭,悲惨死去。
萧宝卷对文武大臣随意杀戮,他即位时萧鸾安排的六位辅佐朝政的顾命大臣都被他杀死。
他恣意挥霍钱财,为讨美人潘贵妃的喜欢,他让人用黄金凿成莲花形状粘在地面,让潘贵妃在上面行走,说:“这是步步生莲花!”
他把阅武堂改为芳乐苑,在苑中建造店铺,与宫女、侍从打扮成商贩模样做生意,他卖肉,潘贵妃卖酒。
一味玩乐的萧宝卷不关心政事,尚书台的奏章案卷,一个月或数十天才能批回,有时还弄丢了;有的侍从官竟然用奏章案卷包裹鱼肉带回家。
萧宝卷治国无术,却很残忍,使得大臣不得不铤而走险,杀掉了昏君萧宝卷。
这样,即位仅3年,这位荒唐皇帝便了结了一生。
萧衍为什么要废和帝建梁?
萧衍,字叔达,齐高帝萧道成族人,其父萧顺之曾助族兄萧道成创齐,官至领军将军、丹阳府尹。
萧衍博览群书,有文武之才干,曾被齐竟陵王萧子良召入西邸,与沈约、谢朓等合称“西邸八友”。
萧衍后因助齐明帝杀齐武帝诸子,飞黄腾达。
齐明帝死前,任命他为持节都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司、司州的随郡诸军事、雍州刺史。
雍州自宋文帝、孝武帝从荆州独立后,力量骤增,而且因其地与北魏交界,当地北来流民在与北魏争战及镇压当地蛮族的活动中,形成一股精锐武装,其势力和影响超过了晋以来的上游重镇荆州。
于是,萧衍开始密谋更大权力。
他召集张弘策、吕僧珍、长史王茂、别驾柳庆远、功曹吉士瞻等心腹,商定奉南康王萧宝融为帝(是为和帝),发兵顺汉水东下,讨伐东昏侯。
雍州大军始发,四方纷纷响应。
同时,荆州大军沿江东下,湘州刺史杨公则也率军入江直取郢州。
公元501年,雍、荆、湘三州大军在江汉合流处会师,分别急攻郢、骑、汉口、鲁山、偃月、西阳、武昌诸城。
这时,东昏侯所派骁骑将军薛元嗣已率军与郢州刺史张冲会合,共守郢城。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黄鹤楼下死尸堆积如山,郢城内外臭气冲天。
三月,郢州刺史张冲突然病死,薛元嗣独守郢城,渐感难支。
不久,联军大破建康新派的增援部队。
七月,薛元嗣投降。
周围诸城也相继投降。
和帝任命萧衍为征东将军。
萧衍率联军东下,直指江州。
江州刺史陈伯之在萧衍的要挟下投降。
九月,萧衍率军到达建康西面的新林。
徐勉携萧宏、萧秀、萧恢及萧昺潜至新林迎接联军,萧衍见诸弟无恙,心中大悦,宣布对建康展开全面进攻。
建康一战,又比攻郢城激烈许多。
建康兵员不足,东昏侯出囚徒配军。
冠军将军王珍国勇猛异常,率部浴血顽抗,不几天,秦淮河积尸如山,西城成了一片废墟。
十月,建康周围的京口、广陵、瓜步、破墩、琅邪、新亭、东府诸城相继被联军攻占,建康成了一座孤城,对联军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这时,东昏侯封传说中的神人蒋子文为灵帝,迎神像于后堂,派巫师日夜祈福。
自以为有神人保佑,万事不须担心,依旧昼寝夜游,通宵作乐。
听到宫外战鼓敲响,便披着大红袍,搂着妃嫔,登景阳楼观战,指东道西,以为笑乐。
将士想要封赏,后宫藏钱无数,他却一毛不拔。
大臣纷纷投奔联军,将士个个牢骚满腹。
宠臣茹法珍、梅虫儿却向东昏侯建议:“大臣将士不尽全力,使长围不解,都应该处死。”
于是人心思乱。
十二月,王珍国密遣亲信献明镜于萧衍,表示其心可照;萧衍还报以断金,用《易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之意,表示愿意合作。
王珍国遂与卫尉张稷商量政变计划。
张稷曾与萧衍同救雍州,对萧衍早有好感,一口答应。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王、张率兵潜入宫中,杀死东昏侯,取下首级,由文武百官署名送给萧衍。
建康换上了和帝萧宝融的旗帜。
公元502年,萧衍进位相国,总掌朝政。
不久,他以宣德太后之名颁布禅让诏书,废掉和帝,称帝建梁,史称梁武帝。
《神灭论》的作者是谁?
范缜字子真,南阳舞阴(今河南沁阳)人,少年时特立独行。
在齐朝的时候,竟陵王萧子良笃信佛教,他在宴会上问范缜:“你不信鬼神,不信因果报应。
那请问,世界上为什么有人富贵,有人贫贱,有人享福,有人受苦呢?”
范缜起身走到门前,指着庭前开着花的树,说:“人生境遇好比这棵树上的花,有些花被风吹到厅堂,落在席上、坐垫上;有些吹进厕所,掉进粪坑里。
这全都是偶然现象,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
这个生动的比喻,令在座的人都哑口无言。
梁武帝即位后,在光华殿大宴群臣,照例说了些皇帝应尊重臣子、虚心纳谏的话,不料范缜却当场对他提出了批评。
于是,萧衍就借故把范缜贬到广州去了。
两年后,范缜忽然被召回京师,做中书郎。
等他一回到建业,萧衍就组织朝廷显贵、群臣、僧侣一齐上阵,攻击范缜的思想。
范缜为了与那些信佛的权贵辩论,在公元507年,撰写了千古不朽的《神灭论》。
范缜把“形”与“神”的关系比喻为刀和刀锋的关系。
他认为,形是本质,神是作用;离开了刀,就没有锋利的特性,离开了肉体,也就没有了精神。
《神灭论》的发表,震动了朝野。
萧衍出家当和尚为哪般?
萧衍到了晚年,开始崇信佛教,借佛教名义愚弄百姓、搜刮钱财。
他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同泰寺为自己诵经拜佛之用,自己装成一副苦行僧的样子,早晚到寺中朝拜。
有一次,他到同泰寺“舍身”,表示要出家做和尚。
他这一出家做和尚,国中无主,大臣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只得出钱把他从同泰寺中赎了出来。
这样的滑稽剧总共演了四次,大臣们一共花了四万万钱的赎身钱,这笔钱都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去了。
而且在他最后赎身回宫的那个晚上,竟派人把同泰寺的塔烧了,却说是魔鬼干的。
为了压住魔鬼,又下诏要造一座几丈高的高塔来压住,继续叫百官捐钱。
枭雄尔朱荣是怎样崛起的?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山西朔州南)人,契胡族酋长。
尔朱荣的祖先居住在尔朱川(今山西朱家川)附近,所以就以尔朱为姓氏。
在鲜卑拓跋氏立国之初,尔朱氏就是拓跋氏的忠实部下,随着拓跋氏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北魏孝明帝时,尔朱荣的父亲尔朱新兴把爵位传给了他。
按照《魏书·尔朱荣传》的记载,尔朱荣是“洁白,美容貌”,一副标准的英俊小生模样。
不过别以为尔朱荣是潘安、宋玉一类的人物,这个少年酋长刚一继承爵位,就带领着尔朱氏的4000骑兵北逐柔然可汗,平定南秀容万子乞真的反叛,镇压秀容郡乞扶莫于的起义,铁骑所向,简直是战无不胜。
尔朱荣的官职也从平北将军升到安北将军,再到镇北将军。
到北魏鲜于修礼起义的时候,尔朱荣已经成为了北魏都督并、肆、汾、广、恒、云六州军事的一方诸侯了。
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尔朱荣发现了不少军事人才,北魏后期的军事三巨头--高欢、宇文泰、侯景都是尔朱荣提拔起来的将领。
随着军事力量的日益壮大,尔朱氏集团的野心也开始膨胀,尔朱荣开始寻求一个介入北魏中央政权的契机。
胡太后是怎样祸乱魏政的?
公元520年,元义、刘腾因不满于清河王元怿,以元怿欲毒杀幼主元诩为借口,教唆元诩杀元怿;又发动宫廷政变,将胡太后幽禁于后宫。
胡太后第一次称制历时5年,至此结束。
元义、刘腾由是内外专权,朝中政事荒怠,纲纪不举,地方官吏贪污暴掠,天下患苦。
公元523年,刘腾死。
公元524年,魏北部爆发六镇起义和关陇起义。
秋天,胡太后施计得以脱离后宫,她与丞相、高相王元雍合谋解除了元义一切军政大权。
公元525年,胡太后重新摄政,她比以往更为腐败奢华。
此时北魏帝国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又有河北起义爆发,元诩不满太后的作法,母子有隙。
公元528年,胡太后害死元诩,立年3岁的临洮王世子元钊为帝。
不久,爆发河阴之变,胡太后及幼主元钊被尔朱荣溺杀。
胡太后第二次称制历时3年。
自孝文帝后,北魏政权内部互相争权不已,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北魏六镇大起义是怎么回事?
北魏在北方边境设立了六个镇,派了将士防守。
公元523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的匈奴人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是姓)首先带领兵士杀死镇将,发动起义。
其他五个镇的兵士也纷纷响应,反对北魏的起义势力越来越大。
由于北魏勾结北方的柔然族人共同镇压,六镇兵士的起义失败了。
北魏政府为了防止六镇兵民的反抗,把起义失败的六镇兵士20多万人都押送到冀州、定州、瀛州。
这些兵在冀州又燃烧起起义的火焰。
鲜卑族的葛荣率领起义军,进攻瀛州。
北魏政府派章武王元融为大司马、广阳王元深为大都督,发动大军镇压。
那些只知吃喝玩乐的贵族哪里会打仗。
葛荣起义军到了博野镇(今河北省中部),就派出一支轻骑兵偷袭元融的大营。
元融没有防备,被起义军杀了。
元深听到元融被杀,退到定州,也被葛荣的骑兵俘虏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