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教子(二)(第 3/4 页)
几个皇子若有所思的点头。
刘易却是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知道自己讲的深了,几个皇子即使听了也不能理解。
揉了揉眉心,刘易开口说道。
“你们现在不需要能懂得朕的意思,朕只要求你们要做到,在别人给你们传授知识时,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想一想。”
“当你们是臣子时是怎么样的,当你们是君王时是怎么样的,当你们是普通百姓时,又是怎么样的。”
刘易言尽于此,不再对自己的几个皇子说些什么。
他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没讲出来,但是几个皇子都太年幼了,给他们讲多了,反而是不好。
就比如说让阶级保持流通的必要性!
这件事情刘易就一直都是放在心上的,因为他深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阶级固化到毫无流通的程度,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可言的。
如果是在国外,在西方,在南亚,那些民众都被宗教给调教成顺民的国家,这还没什么。
只要有宗教洗脑,阶级固化也不是什么大事。
反正那些贱民们都被宗教给洗脑的不在乎今生,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来世了。
但在中国,真要是阶级固化到没有上升阶梯了,底层百姓是会让高层知道,什么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
为了保证阶级的流通性,刘易给出的方法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军功封爵,一个是推广教育。
说白了,也就是给了底层两个不同的上升机会,一是靠在战场上博取富贵,博取上升的通道。
另一个就是读书科举了!
刘易现在是发现了,科举真的是中国古代老祖宗最伟大的发明,甚至都没有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科举制度的出现,其意义都不下于开启了工业变革的蒸汽机被发明。
因为目前来看,科举是唯一一种在和平的条件下,能让底层有才之士完成阶级跃迁的制度。
有科举在,统治者可以源源不断的往统治阶级里吸纳人才,将大量的人才都给变成自己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