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答卷!(第 3/4 页)
名字籍贯都对得上,这个宋康年应该就是宋献策没错了。
刘易摸了摸下巴,将这封考卷放在了一边,开口说道。
“此人之平辽策甚得朕心。”
大汉诸内阁成员全部抬头看向了刘易这边,然后又低头继续翻阅起了卷子。
刘易也是继续翻阅考卷,忽然间,刘易脸上的表情一愣。
他又翻到了一份不错的考卷。
其在答案上,大胆的提到了财政问题,然后又引申到了税制上。
最终将大明朝灭亡前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归结到了土地问题上。
甚至还隐晦的点出,要遏制土地兼并的观点。
刘易眼前一亮,此人的答卷真正的做到了言之有物。
这是目前为止,最让刘易感到满意的答卷。
至于说解决办法,则是十分大胆的提出了一方面要遏制土地兼并,另一方面要对外扩张,夺取土地……
其各种观点都很激进大胆,甚至是完全不符合当下的社会价值观。
刘易感慨,这种读书人,应该也就只有在明末这种宽松的学术氛围下,才能诞生吧。
最起码在大明朝,各种观点你都可以大胆的说出来。
只要不是摆明了要造反,官府压根懒得管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贽了,公开场合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八股,提倡心学,不也没是屁事没有吗,还被人倍加推崇吗?
这事情要是搁我大清,估计李贽全家都已经被推到菜市口,有去无回一日游了!
说实话,这种宽松的学术氛围,其实对官府,对朝廷的统治并不是什么好事。
只会使得人们对权威失去敬畏心,官府权力丧失。
但宽松的学术氛围,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