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追击(第 2/4 页)
逃散了也就逃散了,其中绝大部分回逃回家乡,继续做老实巴交的农民。
只要不被逼的活不下去,没谁会再次跳出来造反的。
崇祯年间之所以流寇不断,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朝廷的官军打不过流寇,而是因为流寇其实是在不断的增多的。
就算是流寇被打的再惨,他们只要振臂一呼,随时能够裹挟无数的流民从军。
旱灾,蝗灾,赋税,地租,折腾的百姓们活不下去,想要活命,就只能去做流民。
然后就变成流寇了!
这才是流寇屡剿不灭的真实原因!
只要刘易能叫他们活下去,哪怕只是勉强饿不死,也不会有多少人想造反的。
而此战过后,整个北地都会归了刘易。
刘易在八达岭之战大败多尔衮,缴获了多尔衮自北京搜刮出来的钱粮之后,他就彻底肥了。
北京城无数的勋贵大臣的家底子一下子都归了刘易。
这其中,勋贵是大头。
当然并不是说大臣们不贪。
而是大臣们就算是贪了,也都是送回家乡,用于在家乡置办田产,经营家业的。
他们在外为官,房产都不一定会置办,人得有多傻才会把贪来的银子都放在租的房子里?
就算是有,也就只是一些浮财,抄家抄不出来多少的。
而那些勋贵们,都扎根北京城二百年了,家业都在北京城。
才是真抄起家来,一个都跑不了。
多尔衮屠城劫掠所得的财货,最大头的就是勋贵了!
现在刘易手上的钱粮,足够他在北地玩一手三年不征,外加以工代赈的赈灾大套餐,来拉拢人心,安稳北地局势的了。
如此一来,北地应该不会再产生大量的流民了。
只要不再继续产生大量的流民,流寇就是无根浮萍,就不足为患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