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回城(第 2/4 页)
他就是故意作贱这面象征着蒙古大汗权柄的大纛的。
随着宣宗时期,大明朝的对外政策收缩,由攻转守,大明朝在草原上的一个个据点逐渐沦陷。
自此,蒙古人时不时就会入寇一下大明边境。
山西作为边地,自然也没少被入寇。
每次蒙古人入寇,整个山西都会被一阵血雨腥风,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惨死在鞑子的屠刀下,又有多少人被掳去关外做奴隶。
作为边地,山西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和鞑子有血仇在身!
可以说,百多年来,整个山西都是一直在鞑子的弯刀下瑟瑟发抖的。
以至于现在,即使是性格彪悍的山西人,提起鞑子,心中也是先怯上三分。
再加上辽东建奴崛起,一次次对汉人政权不可思议的大胜,朝廷在辽东屡屡丢城失地,甚至是还被建奴杀入关内,肆意烧杀劫掠了好几次。
再加上某些人,为了不显得自己那么的无能,就不断的宣扬建奴的强大。
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想法都已经深入人心了!
以至于,明初随着太祖,成祖数次北伐,追亡逐北,打的蛮夷北遁,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而归。
汉人好不容易挺起的脊梁,悄然间又弯了下来。
所有的汉人在面对鞑子时,都是还未动手,就感觉自己矮了一头。
汉人打不过鞑子,这个念头更是深入人心!
但是,刘易要用事实告诉所有人,这都他娘的是狗屁!
谁他娘的说汉人打不过鞑子的?
老子不信!
所以,刘易要把鞑子大汗的大纛给践踏到泥土里!
打破鞑子强大的固有思维!
让汉人重新拾起先辈一汉当五胡的霸气和勇武!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鞑子不可怕,也是能杀死的。
然后,在将来对上建奴之时,昭武军上下也就不会有这个时代明军普遍存在的惧战心理了。
反正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眼中,建奴和蒙古人也没什么区别,都是关外的鞑子。
刘易就更不会刻意去宣传建奴和蒙古人不是一回事了。
反正战场上,只要将领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就好,底下的士兵自然是越骄傲,越自负越好。
因为,骄傲和自负,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一只军队的士气!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