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跨过长城者皆斩(第 2/4 页)
刘易就不相信建奴看到着座一万余鞑虏人头组成的京观,心里能不犯嘀咕!
……
太原城!
军政府的大堂上,刘老爷一身锦袍,神态悠闲,手中端着一杯香茗,富态的脸上满是悠闲之色。
在刘老爷对面,坐着的是一个一个穿着大明朝官袍的中年文士。
中年文士面容清癯,容貌俊雅脱俗,但神态看起来却是相当的威严。
“本官孙传庭,代表朝廷而来,于汝父子相谈招安之事!”
孙传庭,大明朝的最后以为国之栋梁。
被后世评价为“传庭死而明亡”,其在明末的历史地位可见而知。
孙传庭,山西代州人士,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初授永城知县。
天启初年进入北京任职,为吏部验封主事,再升至稽勋郎中,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
没错,孙传庭就是代州人。
在昭武军起兵之前,他一直在代州隐居,知道昭武军骑兵,流寇来袭,他才搬离了代州,入了京城。
此次崇祯皇帝想要先用招安稳住刘易,就将孙传庭这个山西人派做了使者。
刘老爷表情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微微颔首。
现在昭武军有现在如此大的声势,他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大明朝的一个文官而已,不至于叫他失态。
甚至是,刘老爷现在心中对大明朝还有多少的敬畏,那也是一个未知数了!
自己儿子多猛啊!
起兵一年多,打灭了大明朝廷小二十万兵马,整个山西现在都是他刘家的囊中之物,刘老爷现在的心也是野了。
刘老爷微微颔首,嗯了一声,浑不在意的说道。
“不知孙大人来我太原何意?”
孙传庭脸色有点黑,他从眼前这个反贼身上,是一点也感受不到对朝廷的尊敬。
孙传庭收住心中的不满,眉头微蹙的开口说道。
“朝廷念在你刘家心怀忠义,尚且良心未泯,虽起兵叛乱,但也是被逼无奈,陛下怜之爱之,特下恩旨,准许招抚你刘家。”
“倘若你刘家接受朝廷招抚,入京谢恩,到时候高官厚禄可享,公侯百代,荣华富贵,与国同休也不是不可能!”
孙传庭如此说道。
刘老爷却是差一点憋不住笑出声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