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篇 第五章 意识与注意--为什么你总是看到你喜欢的事物(第 3/4 页)
当你骑车外出时,骑到路口时,看到交通灯突然由绿色变成红色,就会引起你的注意力,你得停下车来。
或者也许你在逛街,有喇叭在喊大减价,你会不会闻声而望,那么是什么原因会使得你注意某物体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把目的指向的选择和被刺激物的抓获,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也就是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是指感觉器官有容量的限制,不能同时对所有的对象都感兴趣,只能舍弃一些对象,而选择其中的一些对象。
集中,是指心理活动聚精会神地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平时,我们所说的“注意”,实际上省略了很看、听、想这些心理过程,说全了应当是“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
这也说明注意是具有积极的、主动的意义,是人进行心理活动的心要条件。
什么是无意注意?
假设你正在听课,教室的门突然被人打开,哐当一声响,你不由得往门口看了一眼;假设你走在大街上,突然一个广告牌掉了下来,应地一声响,你不由得偱声而望砸到什么东西没有;假设你在图书馆或者书店看书,突然一个美女从身边走过,留下一阵香风,你不由得抬头看了一下美女。
这些就是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就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个人意志上的努力就能维持的一种注意。
那么什么事物比较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呢?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不能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强度大的、突然出现的、对比鲜明的、新颖的刺激比较容易引起人注意,另外,变化运动的、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也比较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什么是有意注意?
如果说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那么,反之,需要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了。
例如,你上课要认真听讲,目不转睛;下课复习功课,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些都需要人的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结果。
相对成人而言,儿童的意志力还不够坚定,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学校设定一节课为45分钟也是有心理学根据的。
对于学习和工作来说,有意注意能产生较高的效率,比无意注意更能结出有意义的果实。
因而,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和抗干扰的能力,充分发挥有意注意的效率。
什么是有意后注意?
你或许已经发现,当你刚学自行车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两只手握着轮头还摇摇晃晃,稍没注意脚就踩了个空。
而当你学会骑自行车后,你不需要怎么注意,就能顺利地骑下去,甚至两手脱开车把手,很帅很酷地骑着车,还可以看着路边的风景,这时骑自行车就成了有意后的注意。
所谓有意后注意,指通过学习熟悉了学习对象,又有了兴趣,这时不需要意志努力就可以将活动维持下去。
试想,如果很多活动或者操作都能变成有意后注意的话,那么我们会节省很多的精力,还可以让更多的精力用在更重要的活动上,就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注意的特征有哪些?
小明上小学,在家做作业,没做一会又磨蹭妈妈的衣角,想上网。
一边上网,一边吃东西,一边还听着流行歌曲。
上了一会网,爸爸回来了,他又开始去做作业了。
这一个过程当中呢,小明的注意力有哪些特点呢?
然后再看看下面心理学上对注意特征的总结,对照一下小明都经历了哪些特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