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元和三年(第 2/4 页)
这几年起兵反叛的事情发生多了,也就不足为奇。
掏钱出兵镇压就行,庐江太守陆康领皇命,率军征讨。
六月初,皇帝刘宏下达诏令,全国范围内举士,凡晓《古文尚书》、《毛诗》、《左传》、《谷梁传》诸经者各一人,受举者皆拜为议郎。
这件事宦官可没敢往里面塞酒囊饭袋之徒,毕竟这些人偶尔还要面见当今皇帝。
中原的动荡还是没有影响西域的任何局势。
此刻在秦府的议事厅,西域长史府高官,以及在职将领,此时都齐聚一堂。
负责法理治国的文官,一如既往的通报一下西域如今政令实施如何。
什么地方需要修路或者维护。
什么地方干旱异常,需要开挖河渠,受灾严重部分需要赈灾发粮。
待到度过受灾时期,还需要调整一下受灾地区的赋税情况。
法制出身的官员们在云光的带领下,也还算做兢兢业业,没有太过贪污腐败的迹象。
哪怕出现了贪污腐败,这个西域长史府无可争议的执掌者,可是会让他们全族体验一下已经空空入也的奴隶院生涯。
“大宛马的育种情况如何?”
云光询问之事,也是秦侯国最重要的一件国家之事。
马匹,好马匹,好的能征战的马匹,在这个时代,向来是一个国家武力的象征。
但养马却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这在中原尤为严重。
草原人逐水草丰茂而居,一个小部落,最少也能一人三匹马供应自身。
但中原不行,哪怕做到三人一匹都是难题。
不只是中原人多的问题,而是养马是个难题。
最难的就是牧马的草场问题,中原边疆虽然有放牧养马的习惯,而且中原境内也鼓励百姓养马。
王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甚至是王朝专门划分出来的马场,也会被虽为的王爷,侯爷侵吞慢慢瓜分。
朝廷的草场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无法满座作战战马的需求,只好将担子分摊到治下百姓身上。
可中原内地养马,那就标志着没有功夫打理田地,一年到头没有糊口果腹的吃食。
有些地区也根本不适合养马。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