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故友离去(第 2/4 页)
可惜背靠皇帝的宦官权势愈发滔天,盖在头顶的乌云让人根本喘息不得。
迫于形势,段颎也只能低下头,为宦官鞍前马后。
毕竟从军多年,就想着为国尽忠,可假若不低头,赋闲在家的日子就已是榜样。
想起段颎的一生,云光很是唏嘘。
在王朝还算清明的时光举孝廉出身,历任县丞,辽东属国都尉,后来拜为议郎。
随后出任中郎将,一句荡平东郭窦、公孙举起义,成为列候。
后迁护羌校尉,又大破烧当诸羌,斩首二千级,俘获万余人,出塞二千里,打的帝国西边羌人胆寒。
为国征战的日子里,也不是没有被人嫉妒才能,诬陷下狱。
可洗刷冤屈之后,为国尽忠的他还是没有一丝怨言。
云光读过这位狱中自尽的段颎的军功,一生经历战事一百八十三战,斩首三万八千六百,俘获牛马牲畜四十二万余头。
段颎这个名字在中原也许是文人豪族不齿的存在,毕竟在他们心目中是个依附宦官,贪恋权势之徒。
可在西羌部落等地,段颎的名字就是一个妥妥的杀神,能止小儿夜哭的那种。
至于在云光眼中,段颎则是一位想为国殚精竭虑,出谋划策,但宦官势大只能走旁门才能报效家国的人。
文人世家中段颎是宦官身下的恶犬,在一众武将眼中,则全是身为武人的无奈。
儒家学说之下,他们这些提刀砍杀的武人终归是上不得台面。
云光从回忆中脱离思绪,怅然若失良久,只能微微叹气摇头一番。
撇开刚才的信件上让他晃神的话语,云光再次细细读了下去。
新任的司隶校尉阳球文人世家出身,眼见宦官势大,预期同流合污之徒以及一众子弟皆出任卿、校、牧、守令、长等王朝重要官职,贪残害民,荼毒百姓。
更有宦官中常侍养子暴虐最甚,再官五年用各种莫须有栽赃罪名杀害治下百姓万余人。
文人世家出身的阳球尤为愤怒,而且如今宦官势大,这些中原大地上的豪族世家也需要敲打敲打这些宦官,做事别过火,别越界。
背后有着底气的阳球,上任司隶校尉没多久,立刻惩治宦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