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篇 近代史 2(第 3/4 页)

    但皇室公告未能在魁北克实行。

    殖民地总督g.卡尔顿迫于英属北美十三州独立运动发展的形势,主张对该省的法裔居民实行安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制度和传统。

    在他的影响下,英国议会于1774年通过《魁北克法》,取代皇室公告。

    《魁北克法》包含哪些内容?

    《魁北克法》主要内容是取消在魁北克省建立代议制度的规定,设一名总督和行政委员会,委员会由英王室任命,成员17~23人。

    总督和行政委员会拥有立法权;魁北克省执行法国民法与英国刑法;天主教会得到官方承认,可以自由传教、征收什一税;承认法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等。

    根据该法的附加条款,俄亥俄河与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地区归魁北克省总督管辖,扩大了该省的领土范围。

    《魁北克法》在政治、法律、宗教各方面都对法裔加拿大人作了妥协,缓和了法裔居民对英国殖民者的敌对情绪,有利于维持英国的殖民统治。

    何谓“波士顿惨案”?

    1765年,英国政府派遣军队驻扎北美。

    当时,驻扎在波士顿的第14团和第29团胡作非为,有的刁难行人,有的调戏妇女,从而造成当地人民与英国军队之间的积怨日益加深。

    一股反抗英军的暗流逐渐壮大。

    1770年3月5日,英军士兵与一名制绳工人发生冲突。

    波士顿的绳索制造工人聚集在海关,向守卫海关的英军士兵投掷雪球。

    晚8时,钟声大作,人们手持棍棒走上街头,高呼赶走可恶的“红虾兵”(蔑称身着红色军服的英国军队)。

    聚集在英王街海关周围的人情绪更为激昂。

    英军前来镇压,面对情绪激愤的人们,士兵在慌乱中向群众开了枪,当场打死3人,后又有2人因伤势过重,次日死去。

    第一个被打死的是种植园奴隶出身的黑人群众领袖c.阿塔克斯。

    这次流血事件史称“波士顿惨案”。

    波士顿惨案的消息很快传到其他城市,人民纷纷起来抗议英军驻扎,英军只好撤出波士顿。

    何谓《唐森德税法》?

    《唐森德税法》是1767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向北美殖民地征税的法案,提案人是财政大臣c.唐森德。

    印花税条例废除后,根据财政大臣唐森德的提议,英国国会于1767年下半年通过四项向殖民地征税的法案,总称《唐森德法》。

    是年6月29日通过的《唐森德税法》是其中的第二项。

    税法规定自英国输往殖民地的纸张、玻璃、铅、颜料、茶叶等均一律征收进口税。

    还规定英国关税税吏有权闯入殖民地民宅、货栈、店铺,搜查违禁物品和走私货物。

    《唐森德税法》公布后,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愤怒抗议,要求废除。

    1768年2月,马萨诸塞议会又向各殖民地议会发出巡回信件,重申“无代表即不纳税”的原则,殖民地人民再度掀起抵制英货运动,并用武力反抗英国税吏的搜查与压迫。

    英国对北美的贸易额大幅度下降。

    英国政府以解散纽约、马萨诸塞两州议会要挟,但遭到殖民地人民更大的反抗,英国遂于1770年3月被迫废除《唐森德税法》。

    何谓波士顿倾茶事件?

    波士顿倾茶事件又称波士顿茶党事件。

    1773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

    该条例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轻微的茶税。

    条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

    东印度公司因此垄断了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运销,其输入的茶叶价格较“私茶”便宜50%。

    该条例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极大愤怒,人们饮用的走私茶占消费量的9/10。

    纽约、费城、查尔斯顿人民拒绝卸运茶叶。

    波士顿革命分子塞缪尔·亚当斯领导的一个由三组每组50个当地人组成的“自由之子”团体,打扮成印第安人偷偷摸到三艘货船上,将船上货物捣毁,并将342箱茶叶倒入港口内。

    整个过程相当平和安静。

    事后,英国政府下令关闭波士顿港口,将战船驶入殖民地。

    反效忠派立法引来什么后果?

    效忠派是美国革命时期一个人数众多的政治反对派,他们在主张维护殖民地权利的同时坚持捍卫英帝国的统一,在思想意识上与爱国派发生根本分歧。

    北美十三殖民地与大陆会议都曾制订反效忠派立法,法律最严苛的是效忠派势力比较强大的地方。

    反效忠派立法主要的后果体现在对效忠派财产的没收和出售上,北美一些大地产因此得以分散,但总体而言,这样做的目的是惩罚和报复效忠派的“背叛”。

    第一届大陆会议对英国有什么诉求?

    1774年9月5日,北美殖民地在费城召开了殖民地联合会议,史称“第一届大陆会议”。

    除佐治亚缺席外,其他12个殖民地的55名代表都参加了会议。

    大陆会议通过了《权利宣言》,要求英国政府取消对殖民地的各种经济限制和5项高压法令;重申不经殖民地人民同意不得向殖民地征税,要求殖民地实行自治,撤走英国驻军。

    如果英国不接受这些要求,北美殖民地将于12月1日起抵制英货,同时禁止将任何商品输往英国。

    大陆会议同时还向英国政府呈递了《和平请愿书》,表示殖民地仍对英国政府“效忠”。

    尽管这次大陆会议没有提出独立问题,但它是殖民地形成自己的政权的重要步骤。

    第二届大陆会议取得了什么成果?

    1775年5月10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

    与会代表66人,新代表中有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

    波士顿富商约翰·汉考克被选为会议主席。

    在反英革命战争业已开始的情况下,大陆会议在性质上来说,已发展为国家政权组织,开始起着常设的中央政府的作用。

    会议于1775年6月15日通过组织大陆军和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的决议。

    10月,大陆会议开始组织一支海军。

    11月,建立海军陆战队。

    12月,在大陆海军“阿尔弗雷德”号舰艇上第一次升起一面用13条横道标志13个殖民地联合的旗帜。

    1776年7月4日,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该宣言宣称“一切人生而平等”,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

    1777年11月15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1781年3月1日,获各州批准,开始生效。

    据此成立的邦联国会代替大陆会议,成为直到1789年3月为止的美国立法机构。

    何地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人民在莱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莱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托马斯·盖奇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一个秘密军火仓库。

    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弗朗西斯·史密斯和约翰·皮特凯恩率800名英军前往摧毁,连夜出发。

    4月19日凌晨,少校弗朗西斯·史密斯和约翰·皮特凯恩率的800名英军来到了离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庄——莱克星顿。

    经过一夜行军,英军士兵个个困倦不堪,呵欠连天。

    忽然,他们发现村外的草地上站着70多个村民,正手握长枪严阵以待。

    史密斯知道这些武装村民就是莱克星顿的民兵,北美大陆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们“一分钟人”,因为他们行动特别迅速,只要一听到警报,在一分钟内就能集合起来,立即投入战斗。

    让史密斯吃惊的是,这些民兵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英军的行动呢?

    原来,北美殖民地的反英组织“通讯委员会”的侦察员早就得到情报,并在波士顿教堂的顶上挂起一盏红灯。

    “通讯委员会”的信使,雕板匠保尔·瑞维尔看到后立即骑马到莱克星顿,通知隐藏在那里的反英领袖塞缪尔·亚当斯撤离,而后赶到康科德报警。

    史密斯一看对方只有几十个人,原来有些紧张的心情马上放松下来。

    皮特凯恩也没把这些衣服破烂的民兵放在眼里,命令他们缴械投降。

    但以乔纳斯·帕克为首的民兵拒绝了英军的要求。

    皮特凯恩就命令英军包围这些民兵。

    在混乱中,不知是谁开了枪,顿时激战爆发。

    几分钟后,枪声渐渐稀疏,民兵们8死10伤,因为人少很快撤离了战场,分散隐蔽起来。

    英军只有1人受伤。

    史密斯初战告捷,非常得意,指挥士兵直奔康科德。

    英军赶到镇上时,天已大亮,旭日东升了,但街道上却看不见一个人,家家关门闭户,显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军进入各家翻箱倒柜,折腾了大半天,什么也没找到。

    原来,民兵早已把仓库转移,“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人也隐蔽起来了。

    史密斯觉得情况有些不妙,连忙下令撤退。

    这时,镇外喊杀声、枪声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镇的民兵已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赶来。

    包围了正在撤退的英军。

    他们埋伏在篱笆后边、灌木丛中、房屋顶上、街道拐角处向英军射击。

    英军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当英军举枪还击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

    英军一路向波士顿方向退却,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断袭击,狼狈不堪。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还是从波士顿开来的一支援军,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

    这一天,英军死伤273人,民兵死伤95人,剩下的英军弹药耗尽。

    有个士兵说:“我48小时没吃一点东西,帽子被打飞了3次,2颗子弹穿透上衣。

    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

    莱克星顿的枪声震动了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

    哪次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美国独立战争打响后,英军主动进攻,企图迅速扑灭殖民地的革命烈火。

    其总战略是: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向普兰湖、哈德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

    大陆军因力量薄弱,除战争初期远征一次加拿大外,基本上处于守势,采取待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方针。

    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动进攻,并围困波士顿。

    6月17日,殖民地民兵在波士顿外围邦克山战斗中首战告捷,歼灭英军1000人。

    1776年3月,威廉·豪指挥的英军被迫从波士顿撤至哈利法克斯待援。

    8月底,豪率英军3.2万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进攻纽约。

    华盛顿率1.9万人与英军打阵地战,结果损失惨重,被迫于11月率余部5000人撤往新泽西,英军占领纽约。

    当年圣诞节前夕和新年之夜,华盛顿利用英军疏于戒备之机,奇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得手,俘敌近千人,士气大振。

    1777年夏,约翰·伯戈因率7000英军从加拿大南下,企图与豪会师。

    但豪未按计划北上,反而率军1.8万南下,于9月夺取了大陆会议的所在地费城。

    伯戈因孤军深入,行至萨拉托加地域时,遭到1.2万美军和游击队的围攻,5000英军被迫于10月17日向美军投降。

    萨拉托加战役成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促使法国、西班牙、荷兰先后对英宣战。

    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

    1778年6月法英开战,西班牙也于1779年6月对英作战。

    俄国于1780年联合普鲁士、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1780年12月荷兰进一步加入法国方面对英作战。

    北美独立战争扩大为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性反英战争,英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形势的变化,迫使英军于1778年6月放弃费城,决心退守纽约。

    约克敦战役的战果如何?

    约克敦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法联军于1781年9—10月在约克敦地区进行的围歼英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在此战中,美法联军以伤亡250人的小小代价取得了歼灭英军7000余人的巨大战果,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铺平了道路。

    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顶端的约克敦。

    此时在整个北美战场英军主要收缩于纽约和约克敦两点上。

    1781年8月,华盛顿亲率法美联军秘密南下弗吉尼亚。

    与此同时,德格拉斯率领的法国舰队也抵达约克敦城外海面,击败了来援英舰,完全控制了战区制海权。

    9月28日,1.7万名法美联军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约克敦的包围。

    在联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康沃利斯走投无路,于1781年10月17日请求进行投降谈判。

    10月19日,8000名英军走出约克敦,当服装整齐的红衫军走过衣衫褴褛的美军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时,军乐队奏响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转过来了》的著名乐章。

    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

    1782年11月30日,美国与英国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初步停战条约;1783年9月3日,英国政府代表与殖民地代表于凡尔赛宫签订《1783年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约克敦战役采用了什么战术?

    约克敦战役的胜利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战术上的创造性思想,值得研究和借鉴。

    此战美国军队注重创造,采用机动灵活的散兵战术,这是取得胜利的直接原因。

    18世纪,欧洲国家的军队都还是线形阵势、横队齐射和呆板的步兵横队。

    而美国革命军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熟悉情况,机动灵活,采取疏开队形,各自为战,单兵瞄准射击,开散兵战术之先河。

    并且同游击队配合作战,巧妙地利用突然性因素,他们或是用奇兵突袭,或是用重兵包围,尤其是利用夜战和近战,取得了各个歼灭的效果。

    《1783年巴黎条约》取得了什么成果?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北美殖民地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巧妙地利用了欧洲一些强国与英国的矛盾,同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先后结成联盟,争取俄国等国实行武装中立,增强了自己的力量。

    英国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失败,使国内反对派加强了对政府的攻击。

    在约克镇惨败以后,英国不得不与美国谈判。

    英国托利党内阁倒台,辉格党执政,促成了巴黎和谈。

    自1782年9月始,英国代表奥尔瓦德同美国代表j.杰伊、b.富兰克林、j.亚当斯等人正式谈判。

    此外,还有法国、西班牙的代表参加谈判。

    会谈中美国代表察觉西班牙、法国居心叵测,漠视美国利益,遂撇开法国与西班牙,直接与英国密谈。

    英国则想离间美、法,然后全力对付欧洲宿敌。

    美、英拟定了草约,并于1783年9月3日正式签署和约。

    根据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只承认美国占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划定了美国与英、西在北美属地的边界;美国保有原来享有的在北美领海内捕鱼的权利;双方公民对债权人所负债务有效;联邦国会保证劝告各州议会,完全恢复效忠派的权利并发还其财产;停止敌对行动,英国撤出全部海、陆军。

    这是美国以平等原则与英国缔结的和约,为争取国际上的承认创造了条件。

    美国独立战争有何历史意义?

    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美利坚合众国,同时又铲除了殖民时期封建残余的长子继承法、续嗣限定法、代役税,以及奴隶制契约,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正如列宁所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华盛顿有何历史影响?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任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华盛顿是战争中的第一人。

    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解甲归田,回到弗吉尼亚继续经营自己的种植园——维农山庄,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绿荫下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1787年,华盛顿应美国人民的邀请再度出山,主持制宪会议,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联邦宪法》,为美国政府的民主更替设立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1789年4月,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又连任一届后,没有贪权恋栈,而是回到他的维农山庄安度晚年,因此,他是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是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着迷 顶级猎食者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主角姜栀商池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逞骄 莫负寒夏 我见玫瑰 有我在,看谁敢要你! 入戏(娱乐圈) 小时代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华夏第一战神 幽灵BOSS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快穿!带着宿主去流浪 大唐小闲王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唐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