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现代史 1(第 2/4 页)
“委任统治”是怎么回事?
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的规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中的殖民地和属地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近东的一部分领土,由国联委任“先进国”进行统治。
委任统治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通过国际联盟对原属于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瓜分的一种形式,国联规定的“先进国”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和日本等国。
委任统治地分为三类:甲类委任统治地包括前属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领土(巴勒斯坦一带),这些地区较为发达,可“暂被承认为独立国之程度”,受委任统治国指导;乙类包括前德国在中非和东非的殖民地,这些地区短期内不赋予独立之诺言,委任统治国必须负地方行政职责;丙类包括前德国在西南非的殖民地和在太平洋的岛屿属地,受委任国可将本地区作为本国领土的一部分进行管理。
委任统治的期限没有确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委任统治国承认了一些委任统治地的独立,其他未获得独立的委任统治地则被转为联合国托管地。
土耳其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是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面临亡国的危机。
1919年5月,希腊军队占领土耳其天然良港伊兹密尔,土耳其反对外国占领的斗争在各地展开。
爱国军官凯尔统一了各地分散的民族主义组织,成立土耳其民族代表委员会。
1920年4月在安卡拉召开的大国民会议上,成立了以基马尔为首的国民政府。
1922年10月,基马尔当选为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安卡拉为共和国首都。
基马尔积极投身改革。
他利用一切场合宣传教育的意义。
针对当时土耳其使用的、难读难写又不适合记录土耳其语言的阿拉伯文字造成文盲很多的情况,基马尔和学者、教师一起研究制订了文字改革方案,采用拉丁化新字母。
他召开会议宣传新文字,号召每个土耳其人把学习新文字当做爱国的民族义务。
基马尔还亲自教议员、部长们学习新字母。
他甚至在巡视全国时,也随身带着黑板,在公园、在广场、在田间、在牧场,随时随地教人们识读新字母。
人们亲切地称基马尔是“首席教师”。
土耳其共和国大国民议会还通过了妇女界请愿委员会提出的一个革新家庭生活的方案,正式废除一夫多妻制,男女结婚必须登记;废除面幕,举行新式婚礼;电车轮船男女不分坐;还规定了妇女与男子一样有继承权,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等等,保证了妇女的平等地位。
不久,伊斯坦布尔大学就分别授予三名妇女文学、法学和地理学学位。
在法院法庭,也有妇女担任法官和其他职务了。
然而,基马尔革命毕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基马尔党人一方面依靠工农,一方面又限制和镇压工农,对土耳其共产党人进行了镇压。
1939年,基多尔死后,土耳其政府又与英、法两国签订了互助条约,投入了英法帝国主义的怀抱。
德·里维拉的军事独裁是如何终结的?
20世纪初,西班牙是一个经济上贫穷、政治上落后的半封建农业国家。
经济上,农村盛行半封建的大庄园制,1444户大地主占有土地约300万公顷,等于800万户贫农所占的土地。
工业很不发达,全国7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贵族、上层僧侣、大资产阶级和军官们统治着国家。
天主教是国教,教会拥有很大的势力和影响,不仅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本身拥有巨大的财产。
1923年9月,普列莫·德·里维拉将军在取得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的同意下,发动政变,从此在西班牙建立了军事独裁制度。
他消灭残存的立宪政体、审查新闻报道和限制各大学的学术自由和独立,激起了知识分子的反抗。
他废除炮兵部队中按资历晋升的传统办法而改为按功绩晋升,亦引起了一部分军官的恶感。
拥护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也反对里维拉。
在这种形势下,国王决定换马,迫使里维拉于1930年1月28日辞职。
什么现象被列宁称为“双重政权”?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为长期的战争、饥馑而走上街头,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被迫退位。
而后,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在二月革命中,工人、士兵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
在革命成功后,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
武装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苏维埃的手中。
这种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共存的现象被列宁称之为“双重政权”。
在苏维埃成员里,孟什维克占了大多数。
孟什维克认为俄国还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还需要同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合作,进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
因而他们拥护临时政府。
布尔什维克在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之前也采纳了孟什维克拥护临时政府的政策。
工人和士兵们虽然不信任临时政府,但信任他们的领导人,临时政府的权威就建立在苏维埃领导人的支持上。
十月革命的影响如何?
十月革命是指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俄罗斯发生的,由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领导的一场武装起义。
11月7日下午,2万名赤卫队员和士兵包围了临时政府——冬宫。
晚上在阿芙乐尔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开始炮轰冬宫。
赤卫队员和士兵经过艰苦的拼杀,于次日凌晨2点攻陷冬宫,推翻了俄罗斯的资本主义政权——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俄罗斯十月革命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在十月革命影响和带动下,东欧各国以及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等国家先后革命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是怎么死的?
1918年7月16—17日,被囚禁在叶卡捷琳堡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和往常一样,在22点30分卧床就寝。
23点30分屋里出现两名乌拉尔委员会的特派员,将全俄布尔什维克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议交付警卫队指挥叶尔马科夫和住宅指挥尤洛夫斯基,并要求立刻付诸实行。
被警卫队指挥叶尔马科夫和住宅指挥尤洛夫斯基唤醒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及其奴仆被告知说,由于白军的入侵,住宅可能会遭到射击,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必须搬到地下室避难。
七位皇室成员──尼古拉·亚历山德拉维奇,亚历山德拉·菲德罗夫娜,女儿欧丽佳、塔吉安娜、玛利亚、安娜斯塔西雅,儿子阿列克谢伊,以及医生和三位自愿留下来的仆人等11人从二楼下到拐角的半地下室房间。
当全部人走进房间,关上门后,尤洛夫斯基将囚犯排成两排,第一排——沙皇全家,第二排——仆人。
皇后和皇太子坐在椅子上,右边站着沙皇。
与沙皇面对面站着的尤洛夫斯基右手放在裤袋里,左手拿着一张小纸条。
尤洛夫斯基向前走上几步,拿起纸条说:“注意!在此宣读乌拉尔委员会的决议……”还来不及读完最后一句话,沙皇大声反复问:“什么,我不明白?”
尤洛夫斯基重复读了一次,在读到最后一个字的瞬间,从裤袋里拿出左轮手枪,向沙皇开枪射击,沙皇脸朝天倒下。
在尤洛夫斯基开枪之际,其他人也枪弹齐发,其余十人应声倒地。
确定全部死亡后,一行人便将其就地掩埋。
谁是美国的第一位女议员?
1917年4月2日,珍妮特·兰金(jeannette pickering rankin,1880—1973)当选为美国国会的第一位女议员,在美国众议院议员席位上就座,而全美国的妇女三年之后才获得投票选举的权利。
兰金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
她是一位精力充沛的年轻妇女,对政治充满热忱,誓为妇女与和平事业贡献毕生。
她在纽约慈善学院获得学位后,成了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一名社会工作者。
为了解其服务对象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她有一段时间当了一名裁缝。
兰金后来参加华盛顿州1910年的争取妇女选举权活动,在1914年成功地领导了蒙大拿州的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
这些蒙大拿州新的妇女选民帮助兰金成为1916年少数几名进入国会的共和党议员之一。
兰金把为美国妇女代言看做自己“特殊的责任”,协助起草了有利于妇女和儿童的法律,支持给予妇女选举权的宪法修正案。
但是,由于她担任国会议员的时间不长,没能在任期内看到选举权扩大到全体美国妇女(1920)。
1918年,她竞选参议员失败,原因是她在一年前投票反对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何谓共产国际?
1919年3月2日,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共产主义政党的52名代表参加。
大会通过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文件,宣告共产国际成立。
共产国际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动员和组织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推翻各国的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
共产国际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各国共产党是它的支部。
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代表大会选出的执行委员会负责向各国支部发布指示和监督他们的工作。
总部设在莫斯科。
共产国际在其存在的24年中统共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领导过65个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
何谓“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指的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
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
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
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
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
1920年11月,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挽救了危机四伏的苏维埃政权。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包括哪些内容?
1919年7月25日,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发表《对中国人民及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史称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其主要内容包括:放弃沙皇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沙俄在中国东北等地用侵略手段取得的土地,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租借和领事裁判权,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和在中东铁路方面的一切特权。
但斯大林上台后,开始否认之前的宣言,拒绝兑现列宁的承诺。
《布列斯特和约》缘何成为一纸空文?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苏维埃俄国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于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条约。
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
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且,这次外交策略的成功,使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按照合约,苏俄割让323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
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使得该和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何谓《贝尔福宣言》?
《贝尔福宣言》是英国政府支持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的最早文件。
1897年8月,以t.赫茨尔为首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之家”的复国纲领。
英国对巴勒斯坦垂涎已久,决定利用犹太复国主义,攫取巴勒斯坦政权,进而控制中东地区。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a.j.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l.w.罗思柴尔德。
信中说:“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
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宣言中的“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即犹太国。
《贝尔福宣言》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和中东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宣言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协约国主要国家的赞成。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信号是什么?
1918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但德国统治集团仍想孤注一掷进行抗争。
10月25日,海军司令部下令基尔港的德国远洋舰队出海同英军作战,若失败就“光荣地沉没”。
基尔港的8万名水兵拒绝起锚,并把军舰熄了火。
水兵的抵制虽然迫使德国海军当局收回命令,但水兵们却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几百人。
11月3日,水兵走上基尔街头游行示威,抗议海军当局,要求释放被捕者。
游行示威随后发展为武装起义,水兵们解除了军官的武装,迅速占领了战略要地,控制了全城。
工人也举行武装起义响应,并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至4日晚,基尔及附近郊区均为起义者占领。
5日,基尔全城总罢工支持水兵起义。
基尔港水兵起义成为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的信号,革命在全国迅速蔓延。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过程如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陷入空前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全面危机。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群众反战革命运动高涨。
1918年11月3日,拒绝出海作战的基尔港水兵举行起义,得到当地工人积极响应,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控制了全城,揭开了十一月革命的序幕。
起义迅速席卷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苏维埃。
11月9日,在斯巴达克团等组织号召下,首都柏林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
德皇威廉二世调集军队镇压未遂,被迫退位出逃,霍亨索伦王朝统治被推翻。
首相巴登亲王将政权交予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艾伯特,企图限制革命的发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