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零六章 威慑(第 4/4 页)

    ........

    与此同时,琉球王国的都城---首里城中央。

    一座形态宏伟,色彩鲜艳,且带有明显唐朝风格宫殿内。

    琉球王国的国师蔡世昌、国相尚迁治、兵部尚书吴开文三人跪在一名十岁左右的少年面前,禀报关系琉球生死存亡的大事,而这名才十岁左右的少年,正是登基两年多却仍旧年幼的琉球国王尚温。

    当然了,现今的尚温还没有得到中国的册封,只能称为摄政。

    琉球国王去世而世子还没有得到古代中国中央政府的正式任命时代行国政则称为“摄政”,历史上,尚温要等到嘉庆五年才会由清嘉庆帝派修撰赵文楷、编修李鼎元为正副册封使,前往琉球国,册封尚温为王,并赐“海表恭藩”的御笔匾额。

    操着一口浓郁的闽南话的国相尚迁治开口禀报道:“陛下,据在南部的先岛上打渔的渔夫来报,来者战船极多,船帆蔽天而来,怕是不下百艘。为首者,是一艘庞大的西洋战船,但奇怪的是船头却挂着红色旗帜,老臣年轻时候去过上国,但也从未见过这种旗帜。”

    旁边一同跪下的兵部尚书吴开文也开口说道:“是啊,陛下,据报,西方也同样有一股水师袭来,这股水师来势汹汹,却也是从上国方向而来无疑,但奇怪的是,为何不是悬挂黄龙旗?并且,什么时候上国也购置了西洋战船?”

    “国师,叔父,吴尚书,这可如何是好啊?本王年幼,没个主意,这还得三位爱卿多替本王想想。”尚温闻言顿时脸色煞白,惊疑不定地说道。

    若是有闽南的人在这里,一定会发现,这名年幼的琉球国王,竟然也操着一口六七成相似的闽南话。

    那时因为琉球王国是以琉球人为主体的国家,除了琉球人还有闽人三十六姓的后裔,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为方便贡使往来,赐闽中三十六姓移居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多为航海家、学者、工匠或其他拥有一技之长的人。

    他们来到琉球后,得到上至王府下到民间的极大尊重,大多被委以重任,参与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并世代享有高官厚禄,成为琉球王国中影响很大的名门望族。由于居住在久米村,故而被称作“久米士族”。

    在明清时期,琉球王国不断向南京和北京的国子监以及福州的琉球馆派遣留学生学习中国的语言,受这些人的影响,琉球人所学习的官话在语音上受到了闽语尤其是福州话的影响,严格地说是“福州的官话”。

    汉字成为琉球王国官方文字,在与中国、朝鲜、越南的外交往来中皆使用汉语。琉球王国的官方文书、外交条约、正史、琉球士族的家谱等,都用汉文书写。

    三人虽然都是老臣,尤其是国相尚迁治,还是尚温的叔父,但整个琉球过谁不知道,年幼的国王自小聪明,虽年仅十岁,但已经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了。因此,两人不敢妄言,只是将自己知道的禀报出来。

    国师蔡世昌见尚温手足无措的样子,不由得出声安慰提议道:“陛下,如此规模的水师,无论如何,我琉球国就算以全国之力都无法抵挡,且先看他们来意为何再说,不过,老臣建议可先将我全琉球的军队,全部撤离海边三里之外,所有水师,也全部上岸。”

    “臣附议!”尚迁治和吴开文闻言也连忙附议道。

    尚温见状抿嘴想了想后,只得无奈的点了点头同意了:“好,便依国师之言办吧!”

    这回,连聪明的国王也不知如何处理了。也是,连来的是谁都不清楚,又能如何处理呢?他只能幻想着守住岸上。

    ......

    另一边,蔡牵率军在沿途的钓鱼台、黄尾屿和赤尾屿等岛屿上竖立好归属石碑后,便直扑琉球王国的国都首里城所在的琉球岛而来,沿途也没隐藏行踪,舰队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现在了琉球岛外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世子妃 晋末长剑 沉溺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明末:帝国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大汉帝国风云录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红楼琏二爷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