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六十八章 喜事连连(第 4/4 页)

    “回大帅,找上门来求合作的大小商号不下数十家,但规模最大的就只有大盛魁和佳珀隆两家。”

    “大盛魁?”听到顾德全的话,黎汉明顿时心中一动,得益于后世的一部同名电视剧,这大盛魁他可太熟悉了。

    见黎汉明对大盛魁感兴趣,顾德全便连忙介绍道:“在从康熙二十七年开始,持续七十余年,历经康雍乾三朝的清准战争中,清军经常需要进入蒙古高原作战。这样,随军的军需供应就相当棘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熙下诏允许汉族商人参与随军贸易。”

    “当时,在于蒙古地区的贸易还是以物物交换为主,对汉商来说,利润相当可观,于是被称为“旅蒙商”的商人们就迅速发展起来。”

    “大盛魁的创始人们,正是随军进行贸易的旅蒙商人中的一员。”

    “起初,大盛魁还不叫大盛魁。它是由三个山西商人:王相卿、史大学、张杰开设的商号,名字叫做吉盛堂,总号设在乌里雅苏台的清军前营,并在归化城和科布多各有一个分号。”

    “他们三人虽然资本少,业务不大,但买卖公道,服务周到,生意十分兴隆。”

    “康熙末年,吉盛堂改名为大盛魁,并把总号也迁到了归化城,大盛魁的牌子开始打响。”

    “到了乾隆时期,准噶尔已经被打回了老家,无力再出兵进攻清朝。朝廷不再需要商人随军供应军需,但并没有将其禁绝,反而逐渐放开限制。”

    “这主要是满清为了对抗进入蒙古地区的俄国势力,允许蒙古部族与商人交易,显然有利于边关地区的民心稳定;而且,民间的贸易早已成为惯例,无法杜绝,同时朝廷也可以从中收取交易税。”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盛魁得以发展。山西商人凭借灵活的手腕和经济头脑,以买卖公道、注重信誉、服务周到著称,大盛魁逐渐发展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商号。”

    “它的生意,无所不包,从砖茶、绸缎、药材、生烟、糖到牲畜、皮毛应有尽有,号称“集二十二省之奇货”,极盛时,在蒙古牧区市场占据垄断地位,据说大盛魁三年分红一次,每股分红可达一万余两白银。”

    听到顾德全这么一说,黎汉明顿时有些明白了:“看来,他们主要还是为了茶叶和丝绸啊!”

    “不瞒大帅,属下也是这么认为的。”顾德全见状笑了笑,道:“这大盛魁所贩卖的砖茶主要产地是湖南,丝绸、糖等大多都产自南方,而这些又是他们需要的主要货物。”

    “呵呵,这就叫无利不起早,咱们坐拥货物产地,他们再怎么样,恐怕也只得捏着鼻子来找我们合作了。”顿了顿,黎汉明接着道:“说说佳珀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我在现代留过学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