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一张 牵制与伏击(第 4/4 页)

    见杨遇春没有受伤后,杨芳才观察了一下四周说道:“将军,此地地形对我军极为不利,我们得想办法占据有利地形才行,不忍我们全都成了活靶子了。”

    杨遇春没有回应,早在枪炮声响起来时他便开始观察四周地形了。

    除了来时的山谷外,左右两边还各有一个山谷,加上正前方环山的官道,这几乎就是一个死地。

    正在这时,后军参将楚士南慌忙的跑过来汇报道:“报告军门,前后左右皆有重兵把守,我们被包围了。”

    远处山顶上,黎汉明正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前方山谷的状况,从他这个位置看去,山谷的地形更像一个鸡爪,山谷便是鸡爪掌心部位。

    枪声、炮声、杀喊声、惨叫声不绝于耳,火光、白烟、黑烟,烟雾缭绕。

    忽然,黎汉明发现混乱不堪的清军阵营出现了一支纪律严明,战阵整齐的部队,便指着那里问一旁的刘阿蛮道:“那支清军有些不一样啊,可知是哪里来的?”

    刘阿蛮举着望远镜朝黎汉明指的方向看了看后,回道:“回明王,那应该是主将杨遇春的嫡系部队。”

    “哦,原来如此!”如果是杨遇春的亲兵的话,倒也说得过去了。

    战场上的伤亡在所难免,但作为主将的杨遇春却从不漠视士兵的伤亡,也从未视战死为平常事件。杨遇春待士兵如同手足,哪怕是战死沙场的部下,也会尽力守候他们最后的荣耀。

    如此礼遇部下,珍视生命,也增强了他的凝聚力与领导力。这也是他能够身经百战,依然毫发无伤的秘诀。对待敌人,杨遇春凶猛彪悍,决不留情;对待部下,则仁爱有加。

    “礼尚往来”是最基本的人情世故,更何况还是生死与共的战友。

    杨遇春珍视部下,也得到了将士们的爱戴与拥护。他一直以来廉洁正直,从不贪墨军饷,士兵们能够吃饱吃好,对他感恩戴德,自然不会让他受损分毫。

    杨遇春也从不临阵脱逃,或者躲在帷帐中当缩头乌龟,永远都是以身作则,冲在前线,和战士们同进退。

    在这样一位主帅的领导下,士兵们自然会舍生忘死,勇于参战。如此一来,杨遇春的军队凝聚力提高了。

    山谷里,清军经过一阵慌乱后,已经稳住阵脚。在伤亡了上千余人后,作战经验丰富的杨遇春已经开始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

    经过观察,杨遇春发现匪军除了有盾牌挡着外,还几乎人人身着衣甲,头戴头盔,火枪子弹难以杀死对方,而刀盾兵又没机会靠近。

    思来想去,杨遇春觉得只有火炮才能伤及匪军,想到这儿,他便亲自领着五百余名炮手,架设火炮朝树丛中冒白烟的密集处轰击。

    山林中,陶也也发现了清军火炮的厉害,便下令道:“传令炮兵营,给我打掉他们的火炮。”

    随着陶也的命令下达,红旗军的火炮和清军的火炮,交织着轮番轰炸着对方,火力猛烈。

    但随着红旗军火炮相继调转方向,清军苦不堪言,炮手们心思重点已经不在开炮上了,而是熟练地躲闪着炮子,但还是死伤惨重,太密集了。要不是杨遇春就在一旁督战,炮手们早弃炮而逃。

    杨遇春也万万没有想到,这帮乱匪的火器如此之多,火力如此的猛烈和犀利。在震耳欲聋地火炮声中,他思维也陷入僵硬,该如何才好?

    趁着硝烟稀疏的间隙,透过烟雾,杨遇春看见己方兵勇士气已然低沉,不由暗自后悔,大意了!

    不过眼下也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匪军火器犹胜己方数倍,不能再呆在这不利之境,得想办法突围。

    山林中,陶也亲自指挥着火炮营打掉清军组织好的几个阵营后,眼见清军士气已垮,军心已散,便让将士们边打便劝降道:“放下武器,降者不杀,放下武器,降者不杀!”

    毕竟战争不是只有一方有伤亡,能减少伤亡的情况下,陶也还是乐于劝降的。

    一时间,枪炮声夹杂着惨叫声,加上震耳欲聋的劝降声,响彻这个不大不小的山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我的谍战岁月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嬉游花丛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办公室潜规则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