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年前新局势(第 3/4 页)
南北都看对方不顺眼,那就开战吧。
经过四年战争,工业资本打败奴隶主,才把南方的资本和人力解放出来,形成巨大的国内市场。
差不多直到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工业国了。
就连土耳其也不能避免土地改革。
凯末尔成为土耳其总统后,几年内全盘启动改革,几乎用物理消灭的方式,清除了土耳其的地主,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前苏就不用说了,毛熊怒起来什么都敢做。
从世界历史就可以看出来,当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时,不约而同做出清理农业地主的选择。
只不过英国是第一个大国,英国地主有转型的机会,美国稍微落后一点,就必须用战争方式帮南方奴隶主转型。
至于落后的土耳其、前苏,想上车的话,必须用过激的手段来实现。
当前的中国属于最落后的,更不例外。
不过,如今的黎汉明只是想通过较为温和的方式来引导乡绅地主转型,先礼后兵嘛,要是这样他们还死守土地不妨,那时国内的战争也结束了,黎汉明也就有实力和精力来对付他们了。
交待了顾德全几句后,黎汉明便让他离开了,有些事现在还没法给他们说明白,只能安排他们照做就行了。
成都已下,如今已经腊月初八了,接下来黎汉明得为年前的年终大会做准备了。
临近午时,刘阿蛮又找了过来:“大帅,刚接到湖南来的消息,苗疆的战事已经结束了,不过那五万清军并没有攻向我们,而是退回了长沙,此外,巴东的福宁三万大军同样退去了长沙。”
“长沙?”黎汉明闻言眉头一皱,不过随即又了然了:“果然,看来清军应该是准备堵截我们了,其他地方有什么动静吗?”
至于苗民起义的失败,黎汉明根本也没什么好意外的,人那么少,还写下了打到黄河去的起义文告,虽然有当地的汉人支持,但出了山区,这文告就有些想当然了,加上双方实力悬殊,失败是早已注定的。
不过黎汉明心中还是佩服他们的,湘、黔、川三省边区的苗民没有精良的武器,也没有受过先进的军事训练。
可是在清政府的横征暴敛面前,面对着苗族同胞受欺压,彪悍的他们还是举起苗王的大旗,发起了撼动清政府统治的起义,这是一曲悲歌,亦是一曲壮歌。
“回大帅,两广的清军近三万兵马已进入了广西施恩府,据报,这支清军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阻挡南笼义军向东扩张,再有便是南边的后黎朝发生了动乱,其国内混战不堪,大有影响我边境之象,所以这支兵马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南边入侵。”
“后黎朝?”黎汉明记得后黎朝好像已经灭亡了吧,好像其末代皇帝黎维祁都已经逃到了清朝病死了。
不过,不管那里怎么回事,国境线肯定不能乱:“派出情报人员去南边国境线,不管是贡榜王朝还是后黎朝,只要敢犯我边境,速速报与我知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