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五十七章 战前准备(第 3/4 页)

    “第一师光复了雅州后,宁培忠师长在打箭炉留下了一个旅的兵力驻防,而后大军迅速北上,光复了邛州、汶川后,如今已经抢占了灌县。”

    灌县,既都江堰所在,也是成都护城河的源头,攻城战时,只要封住这里的闸口,然后再派人掘低锦江边上护城河的出水口,将水流引入江中,如此一来,成都护城河便不攻自破。

    了解了各部队的动向后,黎汉明便把目光放在了成都城的布局图上。

    清顺治四年,清军占领成都。那时成都已经成为一片废墟,既无居民,也无房舍,只好把四川省治暂设在保宁府。

    直到清顺治十七年,四川省治才迁回成都,并先从官署民居开始,一步步着手成都的恢复建设。

    成都的整体布局与前明时期相差不大,这一点黎汉明早已派人探查清楚了,如今他要了解的是满城的布局。

    康熙年间,为解决八旗官兵的居住问题,需修建永久性的兵营,时任四川巡抚的年羹尧就奏请清廷在成都城中新筑一城,专门用作八旗官兵居住。

    满城在成都府城的西边,依战国秦张仪修建的少城遗址上修筑,所以称少城;又称内城,因为在成都大城之内,是城中城。

    城垣周共四里五分,计八百一十七丈七尺三寸,其中今西御街西口到羊市街西口一段,系利用明嘉靖时蜀藩朱让栩所筑藩王府旧城垣,高二丈;从西大街起至西南校场一段,系利用成都府城的城墙,更为高大。

    黎汉明看了看布局图发现,满城有五座城门:西御街小东门名迎祥门,羊市街小东门名受福门,小北门名延康门,小南门名安草门,大城西门名清远门。

    见黎汉明紧皱着眉头看着满城,刘阿蛮便连忙说道:“据报,驻防成都的满蒙八旗兵以三甲为一旗,共二十四旗。每旗官街一条,披甲兵丁小胡同三条。八旗官街共八条,兵丁胡同四十二条。”

    黎汉明闻言仔细看了看,果然,从空中俯瞰,整个满城布局如同一只蜈蚣,将军衙门是蜈蚣头,一条长顺街是蜈蚣身,其余兵丁胡同是蜈蚣脚,大大小小共计五十多个胡同巷子。

    “可知满城中的具体有多少旗人?”这是黎汉明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满城,由不得他不慎重。

    “回大帅,据探子多方打探,满城中在籍满蒙旗人约六千多户,近三万余人。”刘阿蛮闻言连忙拱手回道:“此外,汉八旗旗人也有五千多户,三万余人,加上各种不在籍的旗人,估计有十万余左右。”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清朝时的旗人就等于满人,他们是清朝民族不平等政策的象征,他们享有特权,对其他民族进行欺压。

    但实际上,旗人的成分相当复杂,不仅有满人,还有汉人、蒙古人等其他民族。

    而为了拉拢占据天下人口大多数的汉人,满清皇室逐步允许了汉人入籍,到如今汉人可以说占据了旗人的大多数,他们才是这个特殊阶层的中坚力量。

    旗人,其实并不是一个民族概念,而是一个阶级概念。

    刚开始,八旗确实只有满人,但随着清朝的统治区域越来越大,其他民族也纷纷加入了这个特权阶层,能被允许进入八旗,意味着得到了满清皇室的信任,也就是成了皇帝当仁不让的亲信。

    因此,旗人,与其说是一种民族压迫,不如说是一种阶级统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我在现代留过学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