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零七章 金秋八月忙(第 3/4 页)

    纵观中国历史,多少王朝的崩溃便是在于底层百姓所在的阶层失去了温饱,没有了活路,无奈之下只能揭竿而起,撬动帝国赖以维持的底层基石,各方面的矛盾再也无法压制后,于是某一场偶然爆发的农民起义,成为压倒帝国统治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帝国崩溃,走入灭亡。

    中国老百姓可以不过问什么是天道,因为天道太复杂,中国老百姓不懂也说不清;

    中国老百姓可以不过问什么是儒家和佛学,因为这也太复杂,中国老百姓也说不清;

    中国老百姓可以不过问什么是科学技术,因为科技这东西是洋人在主导,中国老百姓不懂也说不清;

    中国老百姓甚至还可以不过问什么是政治,不过问什么是主权人权,也不管什么姓资姓社什么体制,这都是上边的事,我们老百姓不懂也不敢过问,免得惹麻烦.........

    但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都持有一个最基本的信仰,那就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最基本的生存价值观!

    自炎黄尧舜禹以来,这个信仰就一直存在于中国几乎所有人的血液中。——那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普遍都相信,只要一个人不做坏事,老老实实努力工作,他(她)们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可以传宗接代,可以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得到福报;对中国人来说,这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

    简单来说,就是能安稳的活下去,历朝历代的百姓都是希望能安慰的活着。

    无论有谁提出来,以各种理由反对过它,但它总是在中国人的心中默默运行,最后总是它占据主导地位,最后总是它得胜。

    可以说,过去五千年的中国历朝历代以来,只要统治者能对整个社会保证这一最基本的生存价值观的体现和回报,这个朝代就可以继续存在下去,且受到人们的拥戴。

    但如果某个朝代的社会,连那些不做坏事,老老实实努力工作的人,都被大面积砸掉饭碗、走投无路,甚至掉脑袋的时候,一个社会的执政者连这点最基本的价值回报都不能保证的话,那肯定是这个社会出了要死的大问题,而统治者们肯定要受到现世天报!那也往往就是社会出现大的变革,或改朝换代,或改天换地的时候来临了。

    各朝各代的农民起义无不都在说明这一点,如今到了黎汉明这里,同样也是如此。

    虽然家里有人参了军,老百姓们有些担心前线的战事,但他们更关心的却是地里的粮食。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手中有粮,心就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春种时黎汉明因为各种原因抽不开身没有参与,但秋收时却不能缺席了。

    黎汉明带着人行到地头,让人挖开一块红薯地。他关心的还是这红薯的产量,只要有足够的红薯,就能在这生产荒废的乱世活人,不至于损耗了太多元气。

    所谓的“康乾盛世”怎么来的?可不就是红薯带来的吗?

    一直以来各位史学家们对于“康乾盛世”的争议不断,有的人认为是真正的盛世,是满清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但是也有专家认为这根本就是忽悠人的,此时的经济文化无论是与明朝还是与外国比都是远远不够的。

    什么是盛世呢?我们通常认为的盛世有以下几个特点:国家统一、政治经济稳定、国力强大、文化昌盛。而康乾盛世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

    在科技方面来看,不可否认的是,“康乾盛世”确实是封建社会的又一次太平盛世、繁华高峰,但同时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当时的中国表面上看似繁荣,实际上却是停滞不前,中国还在开垦荒地时,西方却在迅速发展,在西方进行体制改革,技术革命快速发展的时候,中国还妄自菲薄的闭关自守,发明创造和科技没有任何进步。

    而在经济方面呢,在英国使团传教士马戛尼眼中的康乾盛世却是这样:“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英使马戛尼当时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清朝的衰落,把满清政权看作“一艘破烂不堪的巨大船舰”,预言它将“不再有纪律和安全”。他形容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中国人”退化到了“半野蛮人”时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嬉游花丛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办公室潜规则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