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九十七章 逼和(第 2/3 页)

    宁培忠在接到消息后,随即便报给了远在江西的黎汉明。

    “宁将军,这英吉利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商号吗?”在等待军政府谈判团队到来期间,安顿好先一步到来的英使团队后,麓川府知府汪中便有些疑惑的问道。

    汪中私淑于顾炎武,学问看重为经世致用,最爱挑战的就是那些空有其表者,授课者有沈祖志好诗成癖,酒酣耳热之际,他又以新诗示客,汪中出口就说:“公为人师,不以经世之学诏后进,而徒沾沾言诗。诗即工,何益于生民?况不必耶!”

    加入军政府后,黎汉明便把他安排在了民政部见习。

    后来南线战事结束,军政府在云南西南新设置了几个府,考虑到将来需要设省管理,黎汉明便把汪中调到了新设的麓川府,准备考察一番后再行重用。

    宁培忠闻言点了点头,面色沉重的回答道:“要说这英国东印度公司,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商号,但它与一般的商号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可以制定法律审理案件,可以收税铸币,可以组织军队,甚至可以宣战媾和和缔结盟约。”

    “这还是一个商号吗?”汪中闻言眉头一皱,道:“这不就是一个国家的职能吗?”

    “据大帅所说,这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万历二十八年,那时,这英吉利便是商人决定一切,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大力支持,特别授予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

    说着,宁培忠有些苦笑的摇了摇头后接着道:“于是,扛着女王陛下的招牌,有着一百多个股东的撑腰,东印度公司信心十足地开往东印度。”

    “印度,在欧洲人眼里一度是个黄金遍地的富饶之国,哥伦布十五世纪发现新大陆美洲,却固执的认为那就是传说中的印度,后来欧洲人称美洲为西印度,真正的印度,包括南洋的马来群岛为东印度。”

    “当时统治着这片大部分印度次大陆地区的莫卧儿帝国简直就是傻得可爱并且慷慨得匪夷所思,东印度公司让英皇詹姆士一世派外交人员拜访当时的莫卧儿皇帝贾汉吉尔,请求用欧洲的奇珍换取东印度公司人员在印度定居并且开设工场的权利,贾汉吉尔一听,十分高兴,一拍大腿竟然就让英国人照办了。”

    “那时的莫卧儿帝国君主怎么看都是以为自己还有赚,好一个天然呆。英国人心里也暗喜,没见过这样敞开钱包任你拿的,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东印度公司得以在官方保护之下在印度越做越大。”

    “而莫卧儿帝国并没有因此在错误的道路上停步,他们后来的行为在今天看来就是在多快好省地将国家拱手相让。”

    “再加上为了扩张贵族们的土地面积,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德干高原及其南部地区,导致国库空虚,德干高原几乎成为无人之地,帝国也无暇应对欧洲势力的威胁。”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莫卧儿帝国自己,还是周边的其他土邦和国家,虽然其势力互有消长,但总体来说仍然是处在了一种不断相互消耗的状态,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他们对东印度公司往往缺乏认识,反而出于各种各样的眼前考虑,为其提供了各种方便。”

    “他们相继赋予了东印度公司自由贸易并且随便设置永久性商埠,并商埠内驻军、修筑炮台的权利;到后来,这些权利的范围甚至衍生到了内河航行权,甚至是最富裕的孟加拉地区的直接财政管理权上,等于直接把国库钥匙都送对方手里了。”

    “英国人笑纳这些好处之余,也不忘损一下对方,暗中扶持企图推翻莫卧儿帝国的地方封建主。印度的历史本来就处于小国林立-外族统一-迅速崩溃-小国林立的循环中,莫卧儿帝国便是那个由外族建立的统一帝国之一,与本地民众本来就格格不入,在内忧外患之下,表面被军事统一的帝国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世子妃 晋末长剑 沉溺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明末:帝国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大汉帝国风云录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红楼琏二爷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