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币发行(第 2/4 页)
“是的老人家,我们银行是军政府和大帅为了咱们老百姓不被那些钱庄坑害而专门开设的。”职员叶晓梅见状连忙微笑着应道:“而且,黎大帅说,咱们都把满清鞑子打倒了,还用满清鞑子的钱是不是不合适?”
“不合适,那不合适。”那老头闻言连忙严肃的摇了摇头说道:“再说了,满清鞑子动不动就造钱,这钱就不值钱了。”
“是吧,还是您老人家看得明白。”叶晓梅闻言有些意外的看着柜台前的老头笑着夸道。
“那是,我可是我们桥头村的村长,没点见识怎么能行。”听到夸赞,老头先生自傲的回应了一句后才又问道:“换的钱别的地儿能用吗?”
“可以的,目前的话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这几个地方都可以通用的,下个月开始,在我们军政府光复的其他地方就可以陆续通用了。”
叶晓梅闻言非常耐心的回答着,她回答得很大声,主要是方便附近的百姓也能听清。
“........”
又问了一番后,排在首位的那个老头才小心翼翼的递上了一个小银块,主要是试试水。
叶晓梅见状连忙伸出带着手套的双手接过老头递进来的碎银仔细看了一眼后,才拿到秤上称了一下。
“老人家,按照军政府规定的新计重单位,您的碎银一共一两三钱,可以兑换一元银元三个铜元,您看数目对不对?”说着,叶晓梅举着小称弯下身子递给那老头看了看后问道。
“对的,换吧!”其实来时他就已经找人称过了,加上军政府规定的新式计量单位早已推广普及,所以老头只是隔着玻璃看了一眼后便点了点头确认了。
叶晓梅闻言微笑着点了点头,接着,便分别从两个抽屉里取出四个圆形币通过下方的小洞递了出来后说道:“这是一元三角,您数数。”
老头见状连忙拿起一看,这一看,不由得呆住了。
“这。。。是银子?”他惊讶的问道。
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银子。
花纹漂亮,字体方正,其他地方十分光滑,没有坑洼,没有裂痕,还能反光。
“当然,这是我们军政府特有的铸币技术,足银,足铜,而且好看。”叶晓梅见状顿时一脸骄傲地说道,前两天首次看到它们的时候,她也是这个表情。
“另外,一个铜元等于一角钱,一角钱等于十分钱,一分钱又等于十文钱,一文钱就是一个铜板,一个铜元等于一百个铜板。”虽然在报纸上以及各地官员老早就已经普及过了,但银行里的职员们还是细心的不厌其烦的解释着:“除了大宗交易,目前市面上使用得最多的还是铜板,如果有需要换成铜板的,也可以说明的。”
老头闻言点了点头,然后便自顾自的欣赏着手中的钱币从另一个通道离开了,他本来就是带着村里人来采购的,所以倒也没必要换细钱了。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百姓换到了新币,他们看着手中的钱币不敢相信,这样的铸造工艺,着实是不可思议。
“真好看!”
“天哪!这是怎么做到的?”
“.......”
不一会儿,银行内内惊讶声不断。
由于宣称无耗,他们已经做好了‘缺两’的准备,但现在发现大错特错,人家不仅不缺两,还卖相爆表。
那花纹,那做工,那色泽,简直是一件工艺品,满清的钱币以前觉得还不错,如今一瞧,简直就是粗糙的代名词,越看越觉得丑。
华夏币,刷新了很多百姓的审美观。
换!
换!
华夏银行的工作人员忙疯,还有人不间断喊话:“大家不要着急,我们银行每天从早上巳时到下午申时都会营业,今天换不到,后面有时间都可以来换。”
巳时到申时,刚好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加上华夏银行采取的是轮休制度,所以会不间断营业。
“别插队。”
“别拥挤。”
“请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看紧自己的娃娃孩子。”
“.......”
牟钦元等安保人员也一直在不厌其烦的劝导着,听到这话,倒是让众人感觉新颖,如此密集的场所,的确是小偷们最喜欢的地方,而且容易丢小孩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