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虎门销烟(第 2/4 页)
这抢购有多厉害?厉害到当时英国人一半以上对中国的出口,都转为了鸦片贸易。
清朝对外贸易从每年有盈余的贸易顺差,转为逆差,最多一年逆差一千万两白银,国内白银大量流出,很短时间内银价上升了一倍。
其实这才是最关键的,大清朝其实并不关心鸦片引入导致的健康问题,他们最关心的,还是银子,比如当时盛行一种说法:
“西洋进口的鸦片有毒,非禁不可,中国土地性质和平,出产的鸦片,吸食也不会上瘾。”
就连林则徐这位“反毒先锋”,其实也是这样,在经历过鸦片战争之后的1847年,时任陕西巡抚的林则徐在写给他的学生、江西抚州“署知府”文海的信中,居然提出可以种植鸦片: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如绍兴之美醍,湖广之锭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
林则徐所担心的,只是消费者是否能接受国产货:“第恐此种食烟之人未必回心向内耳!”
满清皇帝和大臣们所反对的,并非吸食鸦片,而是进口鸦片!
他们真的是关心老百姓健康吗?不关心!但他们很关心银子去了英国,这样就收不到税了!于是才有了虎门销烟。
当然了,其中肯定也不乏有真正在乎百姓身体健康的官员。
“哎哟,你们是不知道,净街收缴鸦片那天,我在船上卸货,没能赶回去,那些军爷就让我们先呆在船上不要乱跑了,那天规定的时辰一到,那些英夷并没有回应,我们就见到讨虏军的一个将军率军直接包围了英夷的商馆。”
顿了顿,那人接着道:“你们是没看见,那时那英夷的商馆大门紧闭,那军爷便直接上前一脚就踹开了商馆的大门,有几个阿三上来阻拦,其中一个正准备说话,那军爷已经拔刀在手,手起刀落,霎时,一颗人头落地,后面的军爷一个齐射,那几个阿三便成了马蜂窝了。”
“听到了枪声的英夷等人,呼啦一下跑出来看见的是一队队的军爷正举着枪瞄着他们的脑袋。“先生,这里是大英帝国商务馆,你们无权进入!“我只听到其中一个英夷刚说完这句话他就无法说下去了,因为他的脑袋上多了一个窟窿。”
然后那人清了清嗓子后有模有样的学着说道:““奉中华讨虏军大帅之命,逮捕涉嫌贩运鸦片的英国商人布莱恩等人,抗拒者格杀勿论!全部抓起来!”说完,那军爷便一挥手,其他军爷便一拥而上,将那几十个英国商人五花大绑抓走了。”
“对对对,那天我也见着了。”旁边另一人闻言连忙凑过来激动的接话道:“伍家的人还出来求情了,结果被那些军爷给怼回去了。”
“快说说,怎么回事?”
“还能怎么回事,无非就是说咱们的律法管不到洋人呗,你们猜猜那军爷咋说的?”
“怎么说的?”
“咳咳。”那人揉了揉嗓子后装模作样的学着那天他见到的情景说道:“我问你,这广州是哪国的领土?”
旁边的人马上接话回应道:“肯定是我华夏领土啊!”
“对了,那军爷又问道:禁烟是哪国的律法?”
旁边的人闻言连忙配合的接话道:“那肯定是我华夏的律法啊?”
“嘿,你们还别说,当时那伍家的人就是这么回答的,结果那军爷便点了点头,随即大吼道:在我华夏的领土上执行我华夏的律法,还要和洋人协商吗?我们军政府的原则是,不管他是英吉利人还是法兰西人,来到我华夏的领土就要遵守我华夏的律法,违反律法之人,不管是华夏子民还是西洋异人都得接受制裁,协商?我看你是想卖国求荣吧!”
“吼完后,那伍家人也一并被带走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