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后战略布置(第 2/4 页)

    “待总攻打响,咱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消灭清军湖南大营的有生力量,为彻底光复整个南方地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十万对三十万,兵力相当,但战力却是有差别的,讨虏军这边虽然有新兵,但纪律方面绝不是清军能比的。

    而反观清军,绿营,八旗,乡勇,团练,甚至大多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成分太杂,战力可想而知了。

    同时,从清军的高级官员将领中不难发现,此时的汉人在清军中已经不被信任了,唯一的一个汉人总督吴熊光还是阿桂的亲信。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黎汉明都有必胜的信心。

    其实南方的仗打到现在,明眼人都知道接下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了。

    “湖南这里的战事一结束,各兵团必须迅速光复南方其他各省,具体的部署如下:第六兵团在结束长沙的战事后,迅速挥师东进取江西,然后北上配合独立兵团和水路大军光复湖北、安徽的南岸各地;同时,第二兵团会在海军的配合下,沿海光复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你们的目标是包围江宁府。”

    黎汉明相信,战事会结束得很快,为了不耽搁时间,他还是决定趁着战前把战后的部署提前给安排了下来。

    “是!”李阿六闻言连忙敬了一个军礼后应道。

    对于黎汉明的自信,李阿六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他手中要不是兵力不足,他自认为仅凭他自己就能打败湖南的清军。

    黎汉明点了点头后接着道:“第四兵团则迅速渡江北上,先取襄阳,然后又桐柏山取淮河一线,如有可能,最好再取徐州。”

    汉中、襄阳以及徐州是南北兵家三大必争之地。

    一般来说,北方政权南下一般有东、中、西三条线路,西线是西安-汉中-成都从而占领成都平原,再顺江而下;中线是洛阳-襄阳-荆州武汉占领江汉平原过长江或顺江而下;东线是开封-徐州-苏州杭州从而打下江南赋税重地。

    古代战争隐患往往并非仅源于外,而多为内,尤其是王朝末期,经常发生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的情况,所以除了内部边关要塞外,内部也就诞生了区域内的战略支点。如南北交界带上的徐州,无论是南方北伐,还是北方南征,地势平坦且山水相依的徐州都会成为兵家争夺的必然,所以就形成了国家内部的军事重镇之说。

    “兵家必争之地”兵家都争什么呢?

    兵家争夺的对象不外乎两点:一是兵马钱粮,二是交通战略。

    既然是争夺,那么就说明战争还在继续,在古代战争中,支撑战争胜负最基本的就是兵精粮足,谁有了庞大的军队和钱粮,那么战争胜利的天平就想哪一方倒去,所以兵家必争之地首先得是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粮食产量多的地方,可以供应庞大战争的消耗,就像徐州所在的江淮地区,襄阳所在的江汉平原,都是产量大区和人口集中区域,岂能拱手让敌?

    除了兵马钱粮外,高级战略要地还得位置得天独厚,四通八达,有极大的军事战略价值。

    就像锦州,谁把锦州拿下,谁就掌握了攻打关内或关外的主动权,比如拿下汉中,就捏住了四川和关陇之间的生命线,这是从大战略的层面来审视的,兵家争的就是“一战定江山”的效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