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五十一章 劝降的方式(第 2/4 页)

    李世民讲的还只是总体原则,但是黎汉明知道,历史上的杨遇春则把“良将无弃才”具体化了。

    “在下以为,无论身体状况如何,没有无用之人!”杨遇春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如果在下用兵,聋者,宜给左右使唤;哑者,令其传递密信;跛者,令其守望炮台;瞽者,让其伏地远听。”

    听到杨遇春的话,黎汉明顿时笑了笑,没错,他任用残疾人的方法便是来自历史上的杨遇春。

    既然聊起了杨遇春感兴趣的话题,黎汉明索性也放开心性和他畅聊了起来。

    从交谈中,黎汉明知道了杨遇春用人的关键是在于避人之短,用人之长,这也是黎汉明看重他的原因。

    天生我才必有用。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说,既然来到了这个社会上,就肯定有他的用武之地,也就是说,人人都是可用之才,关键是要看用人之人能不能把每个人都放在恰当的位置。

    作为领导者,在用人当中,首要的是充分地了解每一个人,包括了解人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就是人们常说的要“知人”。

    知人才能善任,才能把每一个人都用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才能做到人尽其才。

    正所谓“大匠无弃材,下尺各有施”。那种在用人当中习惯于把人一棍子打死,一眼就把人看透了、看瘪了,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无论如何也是用不好人的。

    没有无用之才,只有没有用好的人才。这是很带有哲学意味的一个用人思想。

    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常常会有人才闲置、人才浪费等等现象发生。发生这些现象,固然有用人体制、用人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但也有作为用人者识才能力有限的原因,而且有时这种原因可能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黎汉明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当今最大的法不是宪法,而是领导对你的看法”。

    假如一个人一旦被他的上司形成某种不好的看法,那他要在上司手下翻过身来就实在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有时可能要影响到自己一生的发展。

    事实上,不论是哪个单位,也不论单位大小,每一个人都有发挥作用的地方,之所以造成各种各样人才使用上的不当,是因为我们的一些掌握着人的前途命运的人在用人的问题上掺杂了各种各样的人为因素。

    比如,人员地域的因素、亲疏远近的因素、社会关系的因素、领导者个人喜好的因素、团团伙伙的因素等等。

    这样才导致了常常有人心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常常有人生出“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的无奈,常常有“小人得志便猖狂,英雄失意眼茫茫”的窘迫。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没有哪个人是无所不能的,也没有哪个人是无所不成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江湖三女侠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仙帝重生混都市 明末:帝国崛起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妖尾的文字魔法 北齐怪谈 秦草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这个海贼背靠正义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苟出一个盛唐 抗日之幽灵 我在木叶练吐纳 食戟之玉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