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二十四章 会见一窝官员(第 2/4 页)

    “道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布政使、按察使的副使,协助他们工作。其中,布政使的副使被称为分守道,按察使的副使被称为分巡道。”

    “另一种则是管理专项事务,比如专管粮务的督粮道、专管海关的海关道、管理盐场的盐法道等等。各道道员经常由级别更高的官员兼任,而且各省之间也有较大区别。”

    “盐法道是掌督察盐场生产、估平盐价、管理水陆挽运事务,或兼任分守分巡道。有的省份不设,四川则称盐茶道。”

    “一府的最高长官是知府,统管一府的民政经济。知府一般为从四品。比较特殊的是顺天府尹,正三品。顺天府尹地处京师核心要地,还带有牵制直隶总督的职责。”

    “军事体系主要包括提督和总兵。想来您也知道,如今镇守地方的主要是八旗军与绿营军,八旗军的最高长官是驻防将军或都统,地方无权节制,督抚都不行。绿营的最高长官是提督,受督抚的节制,也同时接受驻防将军和都统的监督。”

    “提督为从一品,尽管官阶不低,但实际地位不高。总兵则是受提督直接统辖,正二品,一般统领一镇绿营。”

    “比如贵州提督花连布之前是南笼镇总兵,贵州发生战事后,因在平陇平乱有功,被云贵总督额勒登保提为贵州提督,如果再往上升的话,就是驻防将军或者都统。”

    介绍完大方向的官职后,黎安理又着重给黎汉明细化了各级官职的下属部门。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经黎安理的细致讲解,算是基本理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简言之就是督抚是差使,布政使是官职,总督和巡抚没有直属官,布政使有直属官,他才是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方行政首长。

    但是又因为总督、巡抚的存在,布政使在实践中沦为了督抚的下级,职权受到严重侵蚀。

    督抚衙门没有下设部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督抚是派出人员,并没有在地方设官理政。

    而布政使开始就是地方实职行政长官,根据政务不同,设置了不同的处理机构。布政使司下设三个部门∶“经历司“、“照磨所“、“理问所“。

    经历司负责公文往来、处理行政事务,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照磨所负责监督公文的处理,负责行政效率和监察地方官员,相当于监察局、人事局;理问所负责审核司法刑狱案件,相当于司法厅、监狱管理局等。三个衙门分别有经历、照磨和理问等官。

    布政使的直属官,经历、理问、照磨都是六品官,比知县级别要高。

    此外,布政使的下属还有仓大使、税大使。

    布政使管理省里的官库、储运钱粮税收,就需要一个管理仓库和财务出纳的官员,这就是仓大使。

    税大使更多的是催科征税的。按察使、知府等人,也有类似的这么一套班子。

    只不过按察使衙门、知府衙门没有理问所,而是叫作“司狱所“,官员叫司狱。

    省级官员中的最后一个文官是学政。古代的学校和科举事务,由专人负责,叫“学官“,也称“教职“。

    学官自成一个系统,一省最高的学官就是学政。

    学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官职,而是一份差使。朝廷委派具有科举功名的京官到省里担任学政,学政的级别根据他在京城原有官职的级别而定。

    学政没有属官,他的主要工作有这么几项∶第一项是管理读书人的功名。在当下这个传统社会里,功名是很重要的。

    有了功名就有各种政治、经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有了功名就可以是“老爷“,不然再有钱也只是个土财主。

    地方官看一个秀才或举人再不顺眼,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因为读书人有功名在身,可以不受刑讯,只有学政才能够剥夺读书人的学籍。

    学政的第二项工作是负责当地的科举考试。比如说,一个读书人要考秀才,由学政最终确定;秀才到省会参加举人考试,之间的程序问题和组织工作,学政也得负责,学政负责地方上低级别的科举考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儒道之天下霸主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三国之暴君颜良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世子妃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