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十四章 技术保护(第 2/3 页)

    “老朽倒是有些好奇你们那位明王了。”听到吴叔的回话,赵学敏笑了笑说道:“能为百姓着想之人,想来心地也坏不到哪儿去。”

    经过一个多月的船上生活,赵学敏心里的气已经消了大半,加上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他对黎汉明不由得有些好奇了起来。

    王贞仪闻言也是一笑,说道:“妾身对你们那位明王也挺好奇的。”

    这些日子,黎汉明被吴叔等人吹嘘成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的神仙之人,问题是,王贞仪居然也相信了。

    实在是因为原本以为她自己的病情只有她自己知道,谁成想降下一个明王,大老远的就知晓了自己的病情,这就不得不让王贞仪有些好奇了。

    听到二人都对明王好奇,吴叔笑了笑,不卑不亢的拱手回道:“等几位先生见了我家明王,相信不会让您们失望的。”

    ............

    黎汉明再次来到工坊区时,这里已经变得连他都快认不出了。

    占地面积扩大到比一个乡镇城区大了不少不说,各个关口还修建起了哨塔,甚至有的地方还修筑了木栅栏。

    坊区内房屋成片,外面更是戒备森严。

    自从上次余介揾说了这里的安全问题后,黎汉明回去便调了近卫师一个旅来驻守这里。

    按照他的要求,这里除了少数几人外,其他人只准进不准出,平常的生活物资都有专门的人员送到外围,然后由驻军接手送去坊区里。

    黎汉明虽然不怕技术流出,但是该有的防备还是不能少,不然唐朝就是例子。

    在唐朝那个时代,特别是中唐以前,周围四面八方的异族国家都臣服在唐王朝的膝下,他们都以到唐朝的国都长安定居为荣,不远万里上赶着到长安做生意,也很乐意成为唐朝的公务员,为大唐王朝服务及征战四方。

    外族人到唐朝,除了到唐朝做生意和定居外,也把大量的外族文化带进中原,同样,也把唐朝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传播到遥远的四方,对唐朝来说,显示了大唐包容的心态,以及四方来朝的优越感,并且,大量外族人为唐王朝效力,也为唐王朝征服四方提供了经验和便利。

    唐朝的强盛和大量的对外交流离不开关系,唐朝贵族、平民丰富的物资生活、精神生活也离不开自身的包容和外族人的贡献,可是,唐朝的衰落也和引进和重用外族人有关,也和将先进的技术知识传播出去有关,不设防的引进和输出导致了唐朝的没落。

    就以吐蕃来说,吐蕃在唐朝开国之初还是一个弱小的部落联盟集合,吐蕃人以狩猎和放牧为生,吐蕃人生存的地方在当时还属于蛮荒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中原王朝很难对吐蕃人居住的核心地区造成威胁,但也不用太重视,这源于吐蕃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他们或许连刀剑都不会制造,一般来说,在边境有个简单的防御就行。

    可吐蕃人也有一颗试图强大的心,唐贞观七年,吐蕃英雄松赞干布正式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吐蕃王朝,为了吐蕃的强盛,松赞干布把学习的目光看向了唐朝,除派遣大量吐蕃人到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制造、农业、经济等各项知识外,松赞干布还多次要求和唐朝和亲。

    唐太宗李世民应松赞干布所请,将唐朝宗室之女文成公主下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出嫁时的嫁妆中,携带有海量的先进生产技术书籍、医学书籍、文化书籍等能提高吐蕃政治、经济、生产力的学术书籍,还携带有各种适合高原种植的农作物种子及各类工匠、农匠。

    此后,唐朝又陆续给吐蕃送去了大量擅长冶铁、养蚕、造纸、酿酒、建造水利设施的工匠,擅长刺绣、纺织技术的绣女,唐朝为了拉拢吐蕃,可是不遗余力的帮助吐蕃成长。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儒道之天下霸主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三国之暴君颜良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世子妃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